【記者王泊雅、蔡沛珊、李思妮/桃園市報導】香草野園是位於桃園大溪的友善農場,當地以生產韭菜為名,因韭菜種植不易,傳統皆使用大量農藥來減少病蟲害,但是香草野園實施生態防治策略,在韭菜周圍種植香草植物,以及使用天然澬材蘇力菌,也就是不透過化學方法加以合成的天然農藥,以天然的方式驅蟲,達到百分之百不使用農藥的效果,近幾年更提出大溪農業轉型計畫,透過與公部門和當地農家的互助合作,希望幫助大溪當地韭菜農業順利轉型。
香草野園的創業緣起
林家三兄弟的父親在退休後收回出租的農地,不同於一般農田為了生計種植蔬菜,而是以休閒的心態去種植果樹和花卉,即便家中只有長子林詹翊在高中大學時期就讀農業相關科系學習專業知識,也讓次子林詹崙、三子林詹梃在學生時期透過幫忙長輩務農,擁有參與農作物生產的經歷。
後來三兄弟相繼前往澳洲、印尼、日本等地工作,從事管理、農業、服務業相關工作,原本三兄弟預計在印尼進行創業,因簽約未成,剛好媽媽身體狀況不佳,二O一五年,三兄弟陸續返回台灣,準備在家中的農地進行創業。
一開始在選擇嘗試種植的植物時,回想在澳洲農場工作時,採收了很多六年前台灣不常見的農作物,所以決定在台灣嘗試種植,像是朝鮮薊、菊芋、琉璃苣、日本芝櫻,因為種植的食材太特別,台灣基本上並無先例,沒有可以尋求幫助的對象,所以嘗試的過程中除了會去上農委會提供的農業防疫課程以外,大多數還是必須透過網路蒐集相關資訊。
首先嘗試種植櫛瓜,經由努力和多方的嘗試後成功種植,然而當時櫛瓜是只有高級餐廳在使用的食材,原本餐廳只能透過進口的方式拿到這些特殊品種作物,因此當時收到很多高規格餐廳的訂購,也詢問了其他特殊少見的食材,所以他們便開始尋找國外特殊品種投入種植,專門供應給米其林餐廳。
創業和堅持種植無毒農作物的艱辛過程
桃園大溪當地以種植韭菜為名,韭菜必須噴灑大量農藥才能生長, 年長一輩的農業種植思想也較為封閉,認為大量使用農藥和肥料是正確的,林詹翊說:「這樣灑藥,怎麼有人敢吃呢?」林詹翊因為有農業背景,所以想種植有機無毒健康的植物。
他們認為現在的事業比較穩定了,想要為地方做一些貢獻和規劃,幫助其他在地農家進行農業轉型,於是也加入了種植韭菜的行列,並試圖找尋種植無毒韭菜的方式。
在四周圍都在噴灑農藥的環境之下特立獨行種植有機植物是非常困難的,雖然三兄弟致力於無毒種植,然而在檢驗上仍然遇到困難,林詹梃:「即便不噴農藥,隔壁的也會幫你噴,因為風一吹就會往這裡掉」。後來花了很多成本和心力尋找適合的方式,最後以蓋溫室的方式阻隔韭菜參雜農藥。
因為三兄弟企圖心很大,決定同步經營農業、漁業,面臨人手不足和創業資金吃緊的狀況。藉由貸款、營運身兼數職以及到其他地方上大夜班,還清貸款和彌補錯誤決策而造成的損失。林詹梃表示當時每天只能睡兩到三小時,這樣的生活維持了一年多 ,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為了事業能夠持續運作還是必須堅持下去。原本以為創業能夠自由運用時間,擁有比較多自己的時間,然而因為想做的事情太多,實際上工作忙碌全年無休,睡眠時間時常不足,創業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運用種植香草植物 達到生態防治法
一開始種植韭菜不使用農藥,發現病蟲害問題很嚴重,因為林詹翊有學過生物和生態防治法,所以在植物旁種植各種香草,藉由香草的氣味驅趕病蟲。林詹崙的設計師朋友原本疑惑農地怎麼雜草叢生的,靠近才發現是各種香草散發著獨特香味,所以替他們取名為「香草野園」。
現在僅留下幾種實際上有效果的香草作物來達到生態防治法,像是芳香萬壽菊、檸檬馬鞭草、檸檬香茅、台灣奧勒岡,可以除去會影響水份和養份運輸的根瘤線蟲,溫室外圍則種植馬利筋。
雖然目前使用的生態防治法能夠下降農藥使用量,但是還無法做到種植無毒作物,必須從根本執行調整,於是他們先從種植端開始了解,韭菜怎麼種植在田裡面?如何育苗和收成?了解和研究每一個環節,最後決定使用有機澬材蘇力菌,可以做到下降病蟲害和提升植物抵抗力,達到百分之百無農藥的效果。
為大溪地方農業轉型計畫所進行的努力
二O一九年,水保局提出創新型研究計畫,三兄弟覺得這個計畫可以協助他們想做的地方創新,因為當時的狀態資金有限,所以向水保局申請青年回流計畫和參與農業局食農教育推廣計畫、青年農民創新加值經營計畫。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夥伴參與計劃,認同和支持他們的想法。
藍家友善農場第三代經營者於二O一八年先行以數據化管理的概念,嘗試下降農藥使用量,因為韭菜就是他們的生計,所以不能為了種植有機韭菜讓產能下降。他們運用兩年的時間逐漸下降農藥使用量,成功下降百分之八十的農藥使用量,最後運用香草野園的生態防治法達到百分之百的無毒有機韭菜,數據也顯示產能沒有因此下降。
雖然越來越多官方與非官方的單位關注韭菜轉型議題,像是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計畫、農委會農業轉型相關部會、環保署和國際扶輪社跨國轉型計畫,都在關心他們的計劃並且參與其中。這些部會支持是因為產業端每個環節都出問題,每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有不同的部會去支應,所以各部門的參與和生產過程環環相扣。
例如現在全台灣的慣行農業普遍使用價格便宜的生雞糞作為肥料,然而生雞糞必須在田裡面發酵,過程會造成病蟲害和惡臭,引發環境衛生和重金屬污染的後續問題,長時間使用更會汙染土質和水源,人類吸入生雞糞的粉塵也會造成健康的危害。整個種植過程因為使用生雞糞導致作物生病,農作物生病所以必須使用農藥,造成無限惡性循環。而生雞糞是農業廢棄物屬於環保署的管轄範圍 ,所以環保署會出面協助管轄,一開始以獎勵提供補助的方式推動協助轉型,未來就會改變為罰款的方式,將農業廢棄物隨意倒在田裡罰款都是三十萬元起跳。
韭菜轉型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有在推動,難以落實的主因有兩個,一個是台灣平均務農年齡是七十歲以上,這些長輩已經有三至四十年的習慣累積,思維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嘗試與他們溝通需要花很多的心力和時間,如果各個鄉鎮都要花人力去溝通,很難執行。第二個是政府長期給予轉型補助資源,長期下來農民將這些當做理所應得的補助,忘記政府提供資金的初衷是什麼 ,遲遲沒有應對轉型的作為,所以轉型始終無法達到突破。
早期韭菜農民會組織產銷班,香草野園會試圖向他們提倡轉型想法,然而他們很排斥計畫。 近期內,與產銷班內的二代青農進行溝通,目前已經有四家願意參與轉型,其中有兩家加入團隊。
由於無法大量推動的原因來自於地方長輩難以溝通,與其溝通成本高,不如先做足準備 ,與公部門備齊所需要的資源,將每一個環節通通做到位。 做齊準備再和地方上的長輩溝通時,比較有說服力和效率。
提供寓教於樂活動 發揚無毒韭菜
香草野園以生產型農場為主,由於經營的規模越來越大,慢慢轉型成為寓教於樂的休閒農場。透過活動以及導覽告訴民眾,這幾年來他們為了在地韭菜產業轉型所做出的努力。園區內設有故事館,告訴民眾大溪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為什麼會在這裡種植韭菜,以及整個韭菜種植的改變過程 ,希望藉此傳達香草野園的理念,從活動的過程當中學習到一些知識。
香草野園目前設計三種不同年齡層參與的活動,第一種是提供給小朋友的韭菜島大冒險,藉由說故事認識農場和韭菜,學習水資源和大溪的歷史,也會有採收韭菜和製作韭菜青醬和佛卡夏的體驗活動,藉此達到食農教育。
第二種提供給年輕人,以增加專業知識為主,帶領大家認識特殊農作物的名字,分辨哪些作物可食用,認識雞的品種和魚的生態以及如何達到水循環的利用。另外也會有釣魚的體驗活動或者聘請食物設計師,帶領大家採收需要的食材後,在農村廚房嘗試自己動手做料理。
第三種是參與費用較高的饗農宴,提供給社會人士,會特地請星級餐廳主廚以農場現有的新鮮食材做料理給民眾品嘗,並告訴民眾當季適合食用的食材,因為這個活動規模比較大,通常會邀請五至六個農場進行合作,例如大溪當地的三層有機農場和相信有機農場,提供當季所需生菜,像是蘿蔓、芝麻葉、火焰萵苣,高個子禾穀農場則提供台灣特有的紅藜。目前合作的農場遍布全台灣,其中以大溪當地為主。
目前香草野園也不斷地在擴大經營範圍,林詹梃運用在日本服務業工作的經歷,帶入導覽的互動之中,也運用日本美學思維,將日式風格融入規劃設計與產品包裝。另外林詹崙至台南和師傅學習養殖技術,創立了自家水產品牌 — — 原川水產,銷售虱目魚、鮮蝦、鱸魚和日本鰻等,讓民眾可以在香草野園享用最新鮮的美食。也因為他們致力於農業轉型,讓台灣農業品質有了實質上的改變。
採訪側記
在視訊採訪的過程中, 林詹梃向我們訴說他們三兄弟的創業過程,雖然這一路走來非常艱辛與勞累,但是我從他的談話之中,可以感受得到他非常熱愛這片土地,即便創業和農業轉型的路途中充滿崎嶇,但是他的眼神依然散發出閃閃發光的模樣。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