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西南方大同鄉的太平山,海拔近兩千公尺,真的是雲深不知處!太平山在過去被叫做「眠腦」,就是森林茂密、鬱鬱蒼蒼,欣欣向榮的意思。之前和阿里山、八仙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但是在一九一五年至一九四五年這三十年當中,太平山成了日本人的林場,國民政府也繼續在這裡砍伐,當年故總統蔣經國還曾經親自巡視過太平山林場。
根據測量,太平山的面積約一萬兩千公頃,日治時期從一九一五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人對太平山開採砍伐約五千公頃的森林,換句話說砍伐了將近一半的林場,在前後三十年當中進行這麼龐大的開採,太平山的地貌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日本人也進行造林,大約兩千五百公頃,所以我們現在還能看到美麗的林相。
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之後,對太平山的伐木作業一直沒有中斷,又砍了長達三十七年,直到一九八二年才全面停止伐木,並且讓太平山轉型為國家森林遊樂區。現在整個林區經常推出各類活動,希望徹底讓林場轉型。
太平山在日治時期全面開發,所以當時整個伐木場有如小型城鎮一般的熱鬧,這段歷史成為文史工作的重要題目,也是茶餘飯後談古論今的好話題。日治時期前後三十年,日本人一共砍得造材面積大約為一百三十萬立方公尺;到了國民黨時期,為了經濟建設,這裡的伐木量一直都很高,平均一年也要完成三萬到五萬立方公尺的生產材,木材是高價值的經濟作物。
曾經擔任太平山林場工作站主任,現在已經退休的八十一歲林清池老先生,回憶當年在太平山的伐木作業流程,讓已經看不到的畫面重新呈現在他的描述當中。
太平山上的蹦蹦車是由早期運輸木材的小火車改裝而成,由太平山到「茂興車站」蹦蹦車以二十公里的時速,穿梭於整片濃密的檜木森林中。發車的鈴鐺一響,轟隆隆的車頭開始拖著長長的車廂移動。
太平山的歷史由原先的伐木山城轉為今日的觀光區,不變的大概就是蹦蹦車的聲響與環繞的檜木林了。
在國民黨光復台灣初期,山上的景觀還是承襲日治時期的規劃,因為那時還沒有柳杉,所以日本人就地取材,大部分用檜木或者用鐵杉建造了龐大的宿舍區。當時一度有上百座的檜木房舍,現在還保留下來的是已經改成太平山文史館的日式房舍,也就是昔日的太平山俱樂部。
當時林場為了照顧高階員工出差上山或者來訪的貴客佳賓住宿,特地建造了檜木山莊,一度還準備給日本皇太子使用。
大和風味的文史館曾經充作蔣經國總統的行館,也是今天太平山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房舍。它有迴廊長窗以及精緻的設計建築,雖然經過多次改建重修,但還是保存了相當完整的結構。從窗戶可以遠眺四周的山景,視野遼闊美景盡收眼底。
一棟兩層的日本和式房舍,在一九七三年和一九七九年曾經兩度招待蔣經國。一九七三年蔣經國還是行政院長,一九七九年就已經是總統了。
羅東林管處處長林鴻忠在一九七三年的時候正好是大元山林場工作站主任,他還記得這段經過,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過世後,一九七九年蔣經國就已經當上總統,所以他到太平山視察,當然規格就更高更保密了。其中的經過,林清池老先生第一次詳細回憶整個經過。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太平山的眾多歷史故事當中,大概就數這個最是傳奇了。(記者洪維健 李宇承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