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掌中劇團秀變臉絕技 折服印度操偶師直喊拜師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2日專電)「真雲林閣掌中劇團」的印度巡演之旅圓滿閉幕,成功向印度民眾展現台灣傳統藝術之美。在旅程中的一場活動,劇團大秀木偶「翻筋斗」與「變臉」絕技,讓印度操偶師驚豔折服,直喊要拜師。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應「印度台北協會」(ITA)之邀,在中華民國文化部支持下,於10月18日至11月1日在印度巡演,除在新德里參加印度國際音樂舞蹈節之外,也到西部大城普恩(Pune)和北部小鎮庫魯(Kullu)參加節慶活動。

10月23日由駐印度副代表陳牧民安排的晚宴上,真雲林閣掌中劇團與印度昔日王室御用木偶劇團卡拉巴茲(Kalabaaz)戲團進行交流,台印木偶表演藝術相遇,擦出精采火花。

真雲林團長李京曄現場展示木偶「翻筋斗」與「變臉」絕技,讓卡拉巴茲木偶戲團團長巴提(Ajit Bhat)驚艷不已,當場要求拜師;而巴提也被激發「鬥志」,以懸絲木偶秀出木偶變裝及拋球,雙方互相研究木偶的結構與操作技巧。

李京曄1日返台前向中央社表示,基於文化差異,印度木偶的材質與操作方法與台灣不同,戲碼也偏向歌舞的快樂路線,有很濃厚的在地風格,這次交流學到不少印度木偶劇的一些特色,比如服裝、音樂等,也可以融入台灣的布袋戲。

他總結此行說,掌中戲或布袋戲是台灣本土發展出來表演藝術,希望介紹給更多外國人認識。這次雖然是用台語演出,但透過印度觀眾的直接反應,可以感受到演出獲得共鳴,也讓他對於到海外演出更具信心。

李京曄也觀察到,隨著時代的變化,印度的木偶戲與台灣的布袋戲一樣,逐漸步入夕陽產業的處境,因此極需改變與轉型。

他說,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從他父親時代的廟口搭台開始,到各地文化中心演出,也從過往廟口時代的一人包辦,進化到聘請專業人才來協助創新,進行編導、舞台設計、燈光,提高藝術性與觀賞性,吸引年輕觀眾回流。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先前曾赴日本、義大利、德國等地演出,李京曄希望文化部能繼續支持台灣的掌中劇團到海外演出,讓台灣掌中劇走出新的路,而且走得更遠。(編輯:韋樞)11211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