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淡季現首日票房330元 中國官媒籲不躺平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經濟日報」評論,受疫情影響觀眾熱情,非節假日電影剩「弱片」硬撐,呼籲產業淡季不能甘於「躺平」;引人注意的是文中揭露有影片上映首日票房僅人民幣75元(約新台幣330元)。

官媒經濟日報今天刊出評論,指中國國慶檔後賀歲檔前歷來是電影市場的淡季。但這2年受疫情影響,觀眾在節假日之外時段的觀影熱情不高,電影市場淡季和旺季的界限更加明顯。

檔期效應加劇讓很多大成本的商業片紛紛瞄準國慶、春節等熱門檔期,非節假日就只剩下一些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弱片」硬撐。而「弱片」撐場讓電影市場淡季更淡。

因一些影片題材缺乏關注度,劇情平淡乏味,就連海報也透著粗製濫造的氣息,低質量導致低口碑,反映到市場上就是低票房。長遠來看,「弱片」的存在會削弱整個電影市場文化產品的供給質量。

評論批評「弱片」充斥大銀幕,破壞了觀眾對院線電影的美好期待,觀眾只會毫不猶豫地用腳投票,這2年電影市場觀影人次下滑加劇就說明,影片品質與觀眾期待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這篇評論指出,據統計,2021年中國電影影片總產量為740部,上映新片481部,票房超過人民幣億元的只有43部,稱大部分影片「默默無聞」,能夠打動人心的精品更是寥寥無幾。長此以往,觀眾會失去進電影院的興趣。

而今年11月份上映的6部影片中,有5部影片票房低於人民幣(下同)10萬元。文章更揭露最近電影市場因個別影片票房太「冷」上了熱搜。某影片上映首日票房僅為75元,「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導致一些輿論認為,影業寒冬真的來了」。

根據廣東羊城晚報,電影「林深時見麓」因上映首日票房75元上了網路熱搜榜。該片於11月4日上映,當天全國只有2名觀眾前往觀影。截至11月11日上映8天票房為2萬4000元。

羊城晚報指出,在某網站的電影評論區先是有觀眾表示,「我就是兩個觀眾之一!票房75元,我一個人貢獻了70塊!!另一位是用了什麼優惠券?!氣死。」,之後又有觀眾留言稱:「我就是兩個觀眾之一!我在公眾號搶了個優惠券,只花了5元,貢獻了5元票房」。

不過,羊城晚報查證後表示,「林深時見麓」上映首日票房實際為56元,2名真正的觀眾是在廣西南寧一家影院買的票,票價為一張28元。

經濟日報呼籲電影產業要實現健康良性發展,必須從注重數量的粗放型成長轉向注重質量的成長。即便在淡季,電影產業也不能甘於「躺平」,反而更應該拿出好作品打動觀眾。(編輯:唐佩君/吳柏緯) 111112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