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建立使館 瑞士導演把台灣外交挑戰搬上國際舞台

模擬建立使館  瑞士導演把台灣外交挑戰搬上國際舞台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6日專電)由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合製的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於柏林藝術節劇院首演,柏林里米尼紀錄劇團的瑞士導演凱吉運用紀錄劇場的形式,模擬建立一座大使館,將台灣的外交挑戰與地緣政治困境帶到國際舞台,引起觀眾熱烈迴響。

凱吉(Stefan Kaegi)受訪時表示,製作這部戲劇的靈感來自與瑞士工業辦事處的交流經驗。他發現這些商務機構實際上扮演駐台大使館的角色,從而對台灣如何使用創造性語言應對外交挑戰產生興趣,像是台灣如何藉「中華台北」和實質大使館(de facto embassy)等策略性含糊用語,來避免直接的衝突,是啟發他將這個主題搬上舞台的想法。

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的作品多著重於戰爭、全球化、身分認同等社會議題,並以獨特的紀實創作手法聞名,近年在歐洲備受矚目。劇團將現實生活與劇場藝術相結合,常邀請沒有專業表演背景的「日常專家」參與演出,讓對特定議題抱持不同意見的當事人在舞台上直接表達個人觀點,藉此向觀眾呈現一個事件或議題的複雜和多元性,挑戰觀眾既定的認知與看法。

在「這不是個大使館」中,凱吉延續里米尼紀錄劇團的風格,邀請擁有37年外交經驗的退休外交官吳建國、致力非傳統外交途徑的數位外交協會創始人郭家佑,以及代表商業和文化面向、爵士音樂家王思雅參演,透過他們在舞台上討論「如何在德國開一間大使館」和當地觀眾互動,逐步揭開70年來台灣發展的歷程,呈現台灣如何受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與震盪。

凱吉認為,這三位有不同立場與觀點的表演者代表台灣內部認同的複雜性,在排練過程中,他們全力以赴地爭論某個詞彙或者場景的表達方式。而為確保流暢性和避免陷入僵局,團隊在排練時設計了一個「我不同意」的標誌,讓他們有機會表達異議而不是直接反駁打斷對方。

凱吉說,「來自台灣的劇構家溫思妮,在排演的某個時刻和我說,這樣的畫面真美,能夠讓有著截然不同觀點的人站在同一舞台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他認為,這種社會分裂的現象不僅僅存在於台灣,每個國家內部都有各自的分歧,他很高興「這不是個大使館」能讓這些來自不同背景和世代的台灣人,一起站在舞台上,讓舞台成為一座相遇和理解對方的平台。

另一方面,為和當地觀眾產生更緊密的對話與連結,「這不是個大使館」也將在各國繼續以共創的方式不斷調整演出內容。

凱吉舉例,因為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市場有著高度依賴,他們便向德國觀眾提問,是否願意冒可能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讓舞台上的這座虛擬大使館真正存在於柏林。

他在受訪最後說道:「在劇院裡,我們受藝術自由的保護,因此可以做一些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事。在舞台上開設一間虛擬大使館看似烏托邦,但同時我們也完成了一個真正的大使館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代表台灣和世界各地的人們溝通。」

結束德國演出後,「這不是個大使館」將前往奧地利、瑞士與西班牙等地巡演,今年4月也會回到國家戲劇院與台灣觀眾見面。而要如何把在國外設置虛擬大使館的概念轉化為具有本土意義的表現形式,則是凱吉和製作團隊目前面臨的新挑戰。(編輯:周永捷)11301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