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7日電)歲末之際,中國官媒連發多篇文章談論中國經濟情勢,包含經濟成長、擴大內需等。最新一篇文章聚焦在政府債務問題,強調政府仍有舉債空間、財政赤字率目標也有高於3%的空間。
新華社於6日晚間發布最新經濟評論文章,主軸圍繞地方政府債務與中央的財政政策,強調在日前北京宣布了規模達到人民幣12兆元(下同,約新台幣54兆元)的化債政策後,各省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發行速度加快,顯示政策正在落實,「這系列的政策幫助地方政府解決短期的燃眉之急,也顯示著眼長遠,體現了中國化債思路的根本轉變」。
這篇文章強調,以前的化債政策側重應急,發現一起風險事件處理一起,由於金融市場具有傳導效應,一個小的風險事件容易引發更大的擔憂,不利於債務問題的整體解決。這次化債則是藉由整體系統性安排,彰顯主動性,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元大幅降至2.3兆元,「體現了實事求是、不避問題的積極應對態度」。
文中也引提及,在2023年年末時,中國政府債務總額為85兆元,其中國債30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兆元、隱性債務14.3兆元,政府負債率為67.5%,大幅低於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平均政府負債率123.4%;同時,財政赤字率的目標大多低於3%,明顯低於其他全球主要經濟體。
中國政府槓桿率明顯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中央財政有較大的舉債和提升財政赤字率空間,「政府適度舉債發展經濟,是國際通行做法。也就是說,債務不是魔鬼,沒必要談債色變」。
文中也提及,後續一系列更加積極的政策已經在緊鑼密鼓策劃,包含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率空間、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大力度支持「兩新」規模(設備更新、以舊換新),加強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等。(編輯:吳柏緯/呂佳蓉)11312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