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3日電)作家蕭秀琴過去觀察台日國宴,2019年出版了「料理台灣」;相隔3年,她以味蕾書寫家鄉,出版「料理風土」書寫客家食材,她說客家食材質樸卻細緻,靠的是客家人每日的實踐。
蕭秀琴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客家食材有樸素的一面,「但這份樸素,是要花很多力氣去維持,不是輕鬆可以得到。」蕭秀琴舉例,像鹹菜乾,這種天氣可能曬個把月都不見得會好,但如果不是每日每日的實踐,連一小團鹹菜乾都不可能得到,「這些陽光與風的滋味,都是時間換來的。」
這本「料理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9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從文獻或訪談出發,加上蕭秀琴自己的飲食生活,她找到自己對家鄉的回憶,也寫下了關於客家飲食的身世。
第1篇寫「浪漫臺三線」寫著雪山山脈山腳下的客家人,在拓殖的過程中發展出以柑橘、竹筍和茶,這3種經濟作物的風土文化。蕭秀琴說南庄橘是台灣原生種,做果醬很適合;桂竹筍只有苗栗跟新竹有,但在台灣產量很大,與陽明山箭竹筍相比毫不遜色;東方美人茶則就等同客家膨風茶,但名號更加響亮。
第2篇「森林是里山的最初」介紹稻米、香菇跟芥菜,蕭秀琴說客家人在森林裡種植香菇、在流域之間耕耘主食稻米,「米食是日常所需,香菇則是將家常菜升級成為精緻料理的重要食材;客家大菜就是芥菜,鹹菜乾就是由芥菜曝曬而來,芥菜可以說是把日常飲食提升到成為族群文化的產物。」
第3篇「海線一百年」介紹海味、黑豬肉和芋仔番薯,蕭秀琴說在苗栗生活,但飲食離不開漁獲,客家人傳統飲食中的海味是可以保存的乾貨,蚵仔乾煮粥、丁香魚乾給貓吃;豬肉則是所有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全書用芋和甘薯做結尾,也看見蕭秀琴對於台灣族群之多元的現代隱喻。
蕭秀琴回憶之前拍攝紀錄片「跟著賴和去壯遊」,「我跟著學生走到獅頭山下來,看到了中港溪,那麼婉約的美,那一瞬間我掉下眼淚,原來我家這麼漂亮。」這段尋根的記憶與客家食材相交疊,成了創作的初衷。
蕭秀琴說,台灣山高水急,要很努力才能生存下來,她細數像芝麻這些外來種子是荷蘭人帶來的,蓬萊米是日本稻種跟台灣在地種的結合,在台灣流行的客家麻糬早在清朝文獻就有記載,是平埔族早就有的料理形式,「客家人落地生根之後,用心經營當地風土,可以一窺台灣人是如何在經營自己的土地。」
從出版社總編輯到自由作家,蕭秀琴返回苗栗家裡定居,好天氣時一早在浴室就可以跟里山說哈囉,這般廣邈讓人不能三兩句說清楚。蕭秀琴說,正在發生的世界是寫作這本書的前提,也是動力,「我想用食材勾勒我生活的地方,有些好吃,有些又讓人難以下嚥,這是一個追索答案的過程。」(編輯:屈享平)11112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