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新北28日電)生活美學不是口號,只要用心關照,不起眼的小物也能成為藝術品,來自花東的人間國寶藝師嚴玉英就以香蕉絲線織出素雅高貴的原住民服飾,目前在文化部藝廊展出。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推出「行之有年-花東生活在文字以前」特展,今天在文化部藝廊舉行開幕記者會,現場展示多件來自花東地區藝師的作品。
包括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台東生活美學館長江愚、新竹生活美學館長葉于正、策展人卡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林秀慧,以及長年在花東地區就地取材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出席。
陳登欽致詞時表示,在快時尚的時代衝擊下,文化傳承者依然透過代代流傳技藝與創新巧思,留下許多精彩的作品,喚醒人們對所愛的人、喜愛的土地與自然環境的關懷與連結。
江愚表示,感謝策展人及所有參與的藝術家,共同詮釋在沒有文字以前所孕育出的花東生活風貌,他們從回歸人與土地最初始的關係出發,藉由天然材質、古老技藝和現代美感的交織,表現簡樸生活中的美學,不但呈現傳統中的堅持,也呈現新生代的創新手法,別具傳承意義。
展出作品除了嚴玉英的香蕉絲線織物之外,張蘭芳以日常生活常見的碎布角料貼出東台灣美景;花蓮阿美族太巴塱部落73歲藝師李玉英,持續以守護傳統的心揉捏陶土。
長年推動為孩子作一件文化衣裳的林賢華,整理傳統針繡技藝,同時從族語中找尋和這一項技藝相關的形容詞;花蓮七腳川的阿美族人李玟慧,從一件家藏服飾開始,追尋傳統婦女群聚共作的事物與文化價值;達尼芙工作室的胡淑玲,則以織布技藝詮釋布農女性書寫記事,傳遞氏族的符碼。
同樣取材自大自然的素材,林戎依承習阿美族沈太木頭目「打樹成衣」的傳統技藝與環境知識;森川工藝聚落的洪啟榮則以木作物品實踐過去生活循環利用的文化價值。
「行之有年-花東生活在文字以前」特展,即日起至8月31日,於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文化部藝廊展出。(編輯:張雅淨)11203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