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日本
(中央社東京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小笠原欣幸日前投書台灣媒體,提到幾個不利國民黨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的因素,加上地方選戰並非總統大選前哨戰,認為民進黨還是很可能贏得2024年大選。
小笠原過去幾次準確預測台灣選舉結果獲關注,這次也在除了嘉義市的21縣市長選舉,準確預測金門縣以外的20縣市選舉結果。
根據他的分析,台灣選戰結果通常在「某個時間點」就已大致底定,之後就算出現些微變動也不會影響結果。而在這次台灣縣市長選舉中,「某個時間點」就是選舉日之前約一個月的10月底。
小笠原認為,決定這次選舉勝敗關鍵就在地方相關情勢。國民黨現任縣市長中,多數在施政方面獲較高滿意度,擁有連任優勢。反觀民進黨現任縣市長,從選舉開始就處於劣勢。
他說,整個選戰過程中的焦點各地不同,但兩岸政策完全未成選戰焦點。
小笠原指出,像「台灣現況」與「統獨之爭」這種問題不會成為地方選舉焦點,所以候選人資質與好感度就變得特別重要。
小笠原說,選戰中居劣勢的民進黨為挽救選情,在選戰後半段開始提出「抗中保台」口號,不僅遭到國民黨參選人一致批評,連中間選民也認為這種作法太過勉強,造成民進黨的選戰策略徒勞無功。
小笠原提到,這次九合一選舉是在總統蔡英文及民進黨支持率相對較高情況下舉行的地方選舉,「在中央層級獲一定支持與這次選戰慘敗之間有著相當落差,如何解釋這個事實,重要的是要在理解台灣政治情況下來解釋」。
他說,在台灣有著國民黨弱化、而民進黨正逐漸走向「獨大」的認知;台灣民眾黨則離執政更加遙遠。在國民黨支持者更加感到焦慮時,民進黨支持者正感到自滿。
小笠原表示,台灣社會有著閩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的族群對立,也曾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及前總統蔣介石的威權統治體制,讓民眾對單一勢力握有強大權力抱持警戒。
小笠原說,在國民黨一黨獨大時期,台灣選民曾在地方選舉投給所謂的「黨外」或民進黨人士,意圖制衡國民黨。台灣民主化後中央政府反覆出現政黨輪替狀況,依序是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總統。
他指出,地方選舉除了部分縣市外,許多地方也形成政黨輪替的情況。加上選民逐漸成熟,許多人都會針對中央大選與地方選舉的爭論點進行區別。
小笠原說,如果按照順序,蔡總統之後政黨輪替給國民黨也不足為奇,但是,在中國強化統一壓力的情況下,國民黨並未提出具說服力的兩岸政策,這可能讓國民黨在攸關台灣未來的總統大選面臨苦戰;且美中兩國深化對立也對國民黨不利。
小笠原認為,民進黨在2024年總統大選很可能獲勝。如果成真,會讓更多人對於民進黨將更加自以為是抱持警戒。這次地方選舉也出現想給民進黨一個教訓的投票行為。看似國民黨喊出的「下架民進黨」口號取得成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小笠原還說,將這次地方選舉定位為2024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報導並不正確。地方選舉的政局已然歸零,總統大選的政局將從頭開始。
小笠原也提到這次選戰中出現「不投民進黨就不是民主」的說法,但這跟「不愛共產黨就不是愛中國」的論調一樣,民進黨如果堅持這樣的想法,可能真會造成政黨輪替。
小笠原表示,台灣選民擁有多元意識,有人期待民進黨執政、也有人希望民進黨下台、更有人因為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而在這次投票制衡,綜合以上想法最終產生這次民進黨敗選的結果。
他說,這也可以說再度展現了台灣健全的民主已紮根,一旦被中國統一的話將不再有民主,幾乎所有的台灣人都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
小笠原認為,民主不是口號而是在日常發揮功能,這是台灣的強項,即使在中國強化施壓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冷靜沉著地做出教訓執政黨的投票行為,台灣這種穩定狀態應該獲得國際社會正面評價。(譯者:黃名璽/核稿:陳彥鈞)111120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