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3日電)矯正署官員溫瑞祥參訪韓國唯一民營監獄希望監獄,此監獄專收危險性低受刑人,強調人人平等,職員與受刑人伙食相同。他說,韓國經驗值得借鏡,有助解決超額收容困境。
法務部矯正署官員溫瑞祥告訴中央社記者,去年12月他隨同國立台北大學橄欖枝中心(Olive Branch Center)參訪韓國修復式司法機構,透過韓國修復式正義協會(KARJ)會長李在永引介,陸續參訪韓國修復式司法的機構或團體,其中即包含修復式監獄。
溫瑞祥說,身為資深矯正人員,對於所謂的修復式監獄非常好奇,也希望能透過實地參訪,了解兩國對於獄政管理運作的差異。
溫瑞祥指出,根據媒體報導,韓國統計廳實施的「人口住宅總調查」顯示,2021年韓國總人口為5174萬人,韓國矯正統計資料顯示收容人數為4萬8980人,經計算,監禁率約為0.095%,亦即每10萬人中約有95人被監禁,遠低於台灣的218人;而韓國矯正機關共計53所,台灣為51所,顯而易見韓國收容量能及資源高於台灣。
針對這次參訪的修復式監獄,溫瑞祥指出,它的英文名為SOMANG Correctional Institute,SOMANG意指希望,因此稱為希望監獄,設置單人房63間、多人舍房73間。
溫瑞祥說,希望監獄是韓國唯一的民營監獄,2010年經由Agape基金會出資約300億韓元(2700萬美元)籌建後經政府許可營運,雖是民營監獄,但實際上監獄90%經費還是由韓國法務部核撥,剩下的10%才是機關自籌,這樣類似政府委託民間經營的公私協力模式,頗值得台灣借鏡。
溫瑞祥認為,希望監獄的成功經驗不僅提供一種新思維的解決方向,且在後續的經費編列上,每年也能樽節一成左右的公務預算,實為一舉數得。
針對國家刑罰權的核心公權力是否適合委外,溫瑞祥說,各國公私協力的民營監獄早已證明並非不可行,而希望監獄由矯正主管機關派駐3名至5名督導人員常駐,對於各項業務運作及人犯處遇措施實質督導並簽核認證,每年也定期派員視察,以維持對民營監獄的稽核,迄今為止均能獲得各界的正向肯定。
溫瑞祥表示,希望監獄核定容額400名,收容刑期為7年以下的受刑人,即選擇收容過失犯、經濟犯等危險性較低的受刑人,以防止再監獄化並可促進再社會化,受刑人遴選的方式與早期台灣外役監遴選方式相仿。
他說,踏入希望監獄,明顯感受到對於受刑人的生活管理相對寬鬆平和,125名職員和400名受刑人(人力比約1:3.2),再加上平均300餘名志工的參與,專業處遇資源可說十分充裕。
溫瑞祥表示,基於管理需求,希望監獄的受刑人與台灣監所一樣都給予編號,但彼此間仍習慣以姓名稱呼,管教人員與受刑人較像是夥伴關係,共同為社會復歸的目標努力,期間如果有紛爭,多數採取修復式司法模式對話,讓行為人認清言行造成的影響,進而面對錯誤並勇於承擔責任,最終達成和解、避免再犯,也因此希望監獄表示違規房基本上沒有使用過。
溫瑞祥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希望監獄為淡化階級衝突、強調人人平等,職員與受刑人的三餐伙食是一模一樣的,受刑人居住的舍房也會定期調整輪替,一方面表示所有受刑人均為平等無特權,也藉此讓受刑人間可以學習各種不同的人際互動。(編輯:蕭博文)11302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