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卡達
(中央社孟加拉達卡23日綜合外電報導)近年來成千上萬的移工湧進卡達,在2022世界盃足球賽開踢之前協助主辦國卡達推升基礎建設、投入龐大建設工程,希望藉此賺進他們在老家想都不敢想的財富。
法新社報導,卡達人口280萬,移民就占了近9成。當中許多移工來自印度次大陸和菲律賓,其他來自肯亞與烏干達等非洲國家。
然而,波灣國家卡達正因外籍勞工死亡、受傷、領不到工資等問題而飽受批評。
對此,卡達引進諸多改革來改善工人安全、懲罰違規雇主,並支付數億美元來補償他們損失的工資和職業傷害。
然而,人權團體說,種種改革幅度太小,來得也太晚。
以下是法新社在2022卡達世界盃開踢之前,訪問到幾名印度、孟加拉等移工的親身經歷:
● 一起離家追夢 兒最後抬棺帶父回家
斯拉凡尼.卡拉迪(Sravan Kalladi)和父親拉梅什(Ramesh)為同一家公司工作,負責鋪設通往世界盃場館的馬路,但回印度老家的只有斯拉凡尼1人。
斯拉凡尼說,父親過世那天,他們又值了一次工時很長的班,期間父親胸痛,回到宿舍後便倒了下來。29歲的他無論怎麼拜託醫師搶救,50歲的父親都已回天乏術。
斯拉凡尼表示,他們工作環境「一點也不好」,工時長,加班費低。他說,擔任司機的父親曾「清晨3時上工,深夜11時回到宿舍」。
他表示,宿舍一個房間住6到8個人,「有4個人時就算想好好坐著也沒辦法」。
父子倆原本遠赴波灣是為了讓自己過更好生活,但在把父親遺體帶回印度老家之後,斯拉凡尼再也沒有回到卡達,而且只從公司收到1個月薪水的補償。
他說:「我們生是公司的人,死卻不算公司的。我們這麼信任他們,還因此離鄉背井替他們工作,他們卻讓我們失望了。」
● 夢想破滅 反背一身債
石匠米爾(Aupon Mir)2016年離開孟加拉老家勇闖卡達,一心期盼掙得足夠的錢、改變自身命運。當時他投入畢生積蓄還和親戚借錢,花了近7000美元(約新台幣22萬元)去異鄉,4年後回家的時候口袋卻只有8美元(約新台幣250元)。
他替一間興建7座世足盃場館的印度營造商工作,但因為沒有有效工作許可證,2020年被捕後遭遞解出境。
米爾表示他在卡達期間,一大早就搭巴士去場館工地,在炙熱天氣下做10小時的工,「但讓人傷心之處在於,這個場館再宏偉、再漂亮,我們都沒收到工資。我的領班摸走了工時記錄表,把我們的錢領光後逃之夭夭」。
33歲的他說:「我夢想蓋更好的房子、過更好的日子、送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如今不但沒有一個夢想成真,還背了一身的債。」
● 墜地失明沒有賠償 最想知道兒子長相
孟加拉工人謝克(Babu Sheikh)在杜哈(Doha)附近的工地自4公尺高處跌落地面,頭顱骨折,在醫院昏迷4個月,醒過來之後兩眼失明。
他花了18個月才出院,如今家人背負著償還醫療費用的重擔。
他說,卡達有關單位曾起訴他的雇主,但案子最後不了了之,他一毛賠償也沒拿到。
因為他兒子是在他遠赴海外時出生,他從未親眼看過兒子一面,「我只想工作…只想恢復視力、看上兒子一面,看他長得像不像我。」
● 成功案例 移工感恩打算再回卡達拚10年
孟加拉人尤素夫(Abu Yusuf,化名)計劃下個月再回到卡達。他上一次在卡達的時候當過司機、建築工人和焊接人員,一個月可賺700美元(約新台幣2.2萬元)。
他說,這樣的收入他「非常滿意」,還說「他們都是好人。很多卡達人幫助過我」。
儘管曾有包商偷過他的薪水,但32歲的他仍對卡達當局讚譽有加,還在上個月回到老家看在極度貧苦之中把他一手養大的母親。
他如今在蓋一棟兩層樓的家,用在卡達賺來的錢買了一台時髦的摩托車,還負責支付他母親和失明兄長共7個人的生活費。
他說,他對自己在卡達蓋的場館十分驕傲,希望自己也有機會進場看比賽,還說希望自己能在卡達再拚個10年,「卡達待我不薄」。(譯者:蔡佳敏/核稿:林治平)111112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