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 新北市
昔日的礦鄉走向沒落,除了猴硐,平溪也面臨相同處境。平溪、每年有100萬名觀光客造訪,但觀光人潮卻救不了人口外移、和老化的危機。目前平溪區有4千6百多人,預計到2050年,將只剩2千4百人。
搶救家鄉「消失危機」,許多返鄉青年,正努力為家鄉帶來新價值!有樂器行老闆用音樂,為老街帶來商機,還有一群居民、組成團隊深耕在地,來看他們的故事。
靜謐山谷中綠林環繞,老夫妻在雲霧細雨中,隨著自己的節奏鋤草種菜,這裡是新北市平溪區,平均年齡51.91歲,是全國最老鄉鎮。
平溪區的菁桐國小,日據時代學生高達1000多位,隨著煤礦沒落,學生急速下降,全校最少曾到21人。為了發展學校特色,校方民間共同投入資源,菁桐很多學生都彈拉一手好琴。
不僅有老師小班教學,烏克麗麗更是隨手可及,而幕後推手是他,潘隆章和太太林碧霞。古早童玩遊客玩得不亦樂乎!潘隆章不只賣烏克麗麗,更串聯菁桐老街店家,策畫活動製作傳統玩具,放在街上免費提供,為山城老街注入新元素,吸引更多人潮。
他們是「平溪記敘造」的成員,一群由平溪、十分和菁桐老街的居民和店家,自發性組成的團隊,核心幹部平均年齡不到45歲,共同守護「漸漸變老」的家園。
根據國發會統計,2050年全台人數,比2015年平均減少12.9%,為了減緩人口危機,2019年啟動「地方創生」計畫,鼓勵老社區轉型。但其實社區營造工作,這群返鄉青年早已行動。
絢麗天燈緩緩升空,點點微火照亮整個平溪小鎮,天燈的故鄉風光表面下,卻面臨人口外流、老化的嚴酷考驗,但這個曾經輝煌卻又沒落的煤礦山城,其實只是台灣現況的縮影。
地方創生如何以社區營造為基礎,匯聚在地能量,結合企業資源,政府也該提出更實質政策和藍圖,才能打造地方特色,重現故鄉新價值,搶救家鄉消失危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