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許多都市小孩的學校裡都有外師教英文,下課後還有補習班,幾乎從小就生活在英語學習的環境裡。但是,對偏鄉學童來說,缺少資源他們很容易就輸在起跑點。為了改善城鄉落差,國際扶輪社啟動了「偏鄉英語教學計畫」,讓台北市優秀的高中生透過視訊教學,帶領偏鄉學童!
用英文流利地報告、自我介紹,還得面對台下同學們的突襲提問,不說你可能很難想像,這是台北市光仁國小四年級雙語班的課程,這一堂課是小組討論,大家得分進合擊,和老師用英文討論不同議題!
台灣貧富不均,教育資源也呈現嚴重的M型化,就讀台北市私立學校,這些小小頂尖生,通常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家庭,也享有最充沛的教學資源!但反觀六都之外,城鄉落差就像懸崖,英文更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命傷。
補救教學,希望能拉他們一把,星期五下午,我們來到北一女的校園,明明是放學時間,大家卻往電腦教室前進,臉上表情藏不住雀躍心情,因為這是她們一周一次,透過視訊和偏鄉小學伴的相處時光!透過電腦視訊,遠距離替國小的小學伴上英文課。
電腦的另一端,是北投泉源國小的學童。而除了原本線上的英文教材,這一堂課也讓小學伴們,天南地北的問東問西,再由大姐姐們,透過網路幫忙解惑,甚至古裝劇和卡通也能變成另類的課程內容!這樣的偏鄉英文教育計畫已經開跑2年,「大學伴」陪著國小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小學伴」一對一學習,不只偏鄉的孩子,對英語不再逃避恐懼,也意外的讓師長們,看到大孩子們,有所成長!
偏鄉孩子透過科技連結,才能獲得補強英文的機會,英文教育出現明顯的城鄉差距,也能從時數上看得出端倪,像是雙北市低年級每周兩小時,中高年級每周三小時!台南市從一到六年級,每周規定都是兩小時。
六都以外的縣市,沒有規定低年級要上英文課,甚至到了高年級,仍只需要每周上一到兩個小時的英語課程!儘管台灣已經逐漸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和一考定終身的窠臼,英語教學也越來越生活化,但教學心態和教育環境,沒能跟上腳步,造成英文學習斷層難以弭平!因此,從政府教育單位到為人師表,恐怕都得通盤思考,如何調整政策規範和教材內容,才能搶救台灣下一代「菜英文」的窘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