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和潛力的激發

劉英欽 李中恩 蕭若華 報導  / 台北市

  很多人在離開學校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想到再回到學校去上課、進修或是充電,使自己在專業知識和身心的觀念上,能夠保持持續的成長,但是除了這種積極性的目的之外,也有人因為工作和生活的挫折,而回到教室去找尋良方。比如說,有人因為口才不好,而屢次失去升遷的機會,有人覺得人際關係困難,需要學習溝通的方法,也有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上,四處碰壁之後,覺得自己的人生觀可能需要調整。不論是何種情況,當他們重新走回教室,接受課程之後,是不是真的就能發揮改造的功能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充電熱,到底能發揮什麼功效?

  逛到書店裡,各種有關領導統御、人際關係和自我成長的書籍,充斥著書架,充分顯示出現代人想要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尋求成長和突破,有些人更積極地走進教室來充電。

  講話結巴怯場,不敢表達,是多少人心中永遠的痛,很多公司裡苦幹實幹的人,往往因為口才不好,不敢適當地表達,不敢勇敢地站在台面上而喪失了升遷的機會,很多企業人因此而再度走進教室,企圖改造自己。

  在這個課程裡,學員必須在一分鐘之內,以自認為最吸引人的方式,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故事必須有頭有尾,有意義、有結論。

  這一位修女是台北縣一所女子中學的校長,在這個四十個人的班裡面,有公司老闆、幹部主管,公教人員和家庭主婦,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在這裡學習開放自己,唯一的目的都是為了自我成長,有很多人從這裡走出去以後,從此展開了不同的人生。曾經擔任模特兒和演員的陳淑麗,去年十一月由於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的傑出表現,榮獲李總統接見表揚,和孫越一樣,從演藝事業轉換為鮮明的公益生涯,自認為從公益活動中找到自我的陳淑麗,認為成長訓練對於面臨生涯轉型的她,有很大的幫助。

  有人因為課程的訓練而自信地走入人群,也有人因為課程的洗禮,而以嶄新的風格呈現在長官和同仁的面前,福樂公司副總經理楊亮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因為固執強硬所產生的溝通不良,使得當時擔任業務經理的楊亮,在公司裡幾乎待不下去,當受過訓練的楊亮,以親善熱誠的態度重新出現時,馬上受到老闆的賞識,不久就晉升為副總經理。

  事實上,我們離開學校以後,並沒有離開教育環境,只是換了一間沒有牆壁的教室,在這一間教室裡,教學一體、施受合一,只是面對日益複雜、競爭激烈的環境,使人再度感到不足,也不得不再走進有形的教室。但是這些課程並沒有什麼深奧新鮮的理論,只是強迫你去實踐,所以不必也不能把它當做是鍍金,因為真正的改變在於實踐,課程只是再一次的提醒而已。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