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行善大軍

綜合報導  / 嘉義市

  一個在中南部默默行善二十多年的團體,嘉邑行善團負責人何明德老先生,最近獲得國際級大獎「麥格賽賽獎」的肯定,何明德老先生領導的行善團,就因為在雲林、嘉義和台南等山地的偏遠地區,建造了213座橋,對當地居民俾益良多,因此獲得這項國際性的社區領導人獎,七十四歲的何老先生,為什麼到現在還在造橋?他們所造的橋對地方有什麼貢獻?這群男女老幼都有的團體是怎麼造橋的?

  上個星期天上午七點鐘不到,嘉義市民族國小附近聚集了一些人潮,從這些人的年紀看起來不像工人,但卻穿得很像工人,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行善,車行經過三十分鐘後,來到了中埔鄉獅埜村,由於這次巧逢行陽橋動土,幾百人先是舉香祈求工程順利,繼而很有次序地各就各位,有些人用鏟子鏟土,有些人拿起畚箕等候取土,也有人在工程負責人要求下到河邊揀石頭,他們今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一支橋墩的灌漿工作。我們發現這支隊伍男女老少皆有,攜家帶眷的也不少,這位住在嘉義市區,今年已經九十四歲的孫老太太,二十幾年來都是自己步行到集合地點,一起加入行善行列,她把自己的靈活身手,歸功於每個禮拜天行善團提供的造橋工作。

  吳太太一家則早就以金錢支持行善團,這次因為適逢暑假,而帶孩子來親身體驗。他們所造的兩百一十三座橋,就都是這樣依靠眾人之力完成的,目前行善團成員共有八萬多人,每個禮拜會身體力行的大約數百人,行善團曾經估計,一座二十米左右的橋交給他們來做,大概只需四﹑五個禮拜天,也由於行善團不但不支薪,還自掏腰包,自己動手做,所以一座水泥橋的成本,幾乎是政府預算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因為他們只要付出材料費即可,何明德說,行善團行善的目的是希望讓多一點人行善,所以團員每次只要付一百元,因為八萬名團員每人都捐出一百元,可也是筆相當可觀的數字,聚少成多的結果,興建一座橋往往只要一百元的十分之一、二,也就是一百塊幾乎可以造上三座橋以上,整個團體的行善過程對象及安排,就是由這位頂著大太陽的麥格塞塞獎得主,七十四歲的何明德帶領大家一點一滴完成的。

  何先生說做善事,會選擇造橋其實是源自先聖先賢的固有明訓。嘉邑行善團有求必應的名聲,尤其受到地方人士的感激,位在竹崎鄉坑頭村的行聖橋,第二百一十二座橋通橋當天,附近村落的人都興高采烈,,當初爭取造橋的蕭吳青,也對行善團的有求必應表示感謝。

  行諄橋位於阿里山鄉奮起湖北方的來吉村,過去觀光道路還沒有興闢時,從嘉義市區到這裡也要五、六個鐘頭。經常往來山地,最後成為行善團駐阿里山地區區域,負責人的蔡文誠說,正因為大家不怕苦,何明德又認為,應該把偏遠地區的造橋工作列為優先考量,因此嘉義行善團已經陸續,在阿里山鄉興闢了八座橋。阿里山鄉民代表梁宗賢回憶當時來吉村,還沒有這座橋的情形,他也十分感謝嘉邑行善團對地方的貢獻。

  行善團的足跡除了偏遠的嘉義山區外,也包括隔壁縣的鄉鎮,位在台南縣東山鄉往白河鎮,橫跨急水溪的大橋--行祥橋,也是行善團的另一個驕傲,長一百零五米的行祥橋,是行善團造橋以來最長的一座,橋這端附近的碧軒寺負責人蘇萬賜說,由於這座橋是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三,以及一月十日觀音回家過年及回駕的必經之地,過去沒有橋的時候,大家都是架便橋涉溪或沿鐵道而過,經常是險象環生。

  東山鄉公所建設課長張清化十分感謝行善團的貢獻,他認為行善團對於地方建設的發展,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行善團在各個鄉鎮造橋,還有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例子,為了追蹤行善團的足跡,採訪小組穿梭在蓮花盛開的台南縣白河鎮鄉間,行車的路從兩線道變成羊腸小徑,是這樣的地方才需要橋吧。

  住在橋這一端的王財王先生,操作起許久不用的竹筏,他說六年前河岸兩旁的居民連絡全靠這種工具,現在有了橋以後,竹筏只有在抓魚時偶爾會用到,住在對岸的蓮農鄒萬福也表示,善渡橋通車後,生活品質提升了不少。二十多年來,何明德先生領導嘉邑行善團八萬大軍,默默在鄉間野地裏耕耘,除了造橋之外,他們也受理各村里長提供的名單,給予貧戶施棺費,為善不欲人知的嘉邑行善團並不需要對外募集基金,他們永遠會擁有許多心靈契合的團員加入,一點一滴身體力行地去做一些,看來不是那麼起眼的事。把義務造橋當作生命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這是支持何明德先生一直做下去的原因,這個理念何明德說來平凡,不過對評選國際社區領導人的評審來說,卻是具體而特殊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