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變與不變(五)

綜合報導

  九七香港主權移交之後,中共的外匯存底立刻激增,成為全世界外匯存底第二多的國家,進出口貿易也緊追美國和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同時更立刻超越了英國、法國和德國,搖身一變成為全世界第三大資本市場的國家,面對大陸和香港這種巨大的經濟實力,可能產生的影響和變化,台灣要如何因應?

  上個月三十日,香港主權移交的前一天,新聞局長李大維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希望今後台港關係能建立穩定而完整的新架構,同時期望中共能遵守「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承諾,並調整若干不切實際的政策,共同為改善兩岸關係,及促進國家和平統一而努。第二天,就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共之後,我國主管大陸事務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京育,立刻召開記者會明確宣示今後台港關係將持續發展。

  台港關係安然度過九七關口,的確得來不易,尤其在兩岸關係陷入低迷之際,台北與北京仍然能夠秉持務實理性的態度,透過迂迴的協商管道,就一連串涉及九七後台港經貿與文化事項,包括雙邊航權交換、船舶旗幟懸掛等問題及時達成協議,並對人員往來證照安排,以及台灣駐港機構等敏感問題,形成暫時維持現狀運作的默契,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而香港事務局的成立,更是希望能夠統籌各個駐港單位,公開而合法的服務香港地區的人民,第一任香港事務局局長鄭安國表示,根據確定可靠的消息,九七之後,駐港機構可以繼續留駐,不同的是,今後香港事務局將統轄台灣各駐港機構,以提昇效率。

  除了駐港機構的繼續留駐之外,過去有許多無邦交國都是以駐香港領事館的名義,簽發國人簽證,但是在九七之後,香港已經成為中共的特別行政區,這些國家不再適合以其駐香港機構的名義繼續核發簽證,經過外交部的努力,目前丹麥、挪威德國、瑞士、墨西哥及美國都改成直接在台灣核發簽證,其他十四個國家也決定自七月起,改在日本泰國等鄰近國家簽發,雖然香港簽證的問題獲得了令我們滿意的解決,但是香港主權移交之後,中共就可以利用香港的軍事、外交和經濟方面的籌碼,來孤立台灣的國際空間,這一點在外交上已經可以看得非常顯著。

  在一場為採訪香港主權移交新聞的國際媒體所舉辦的記者會上,外交部次長程建人就以堅定的語氣,宣示我們仍將繼續努力拓展國際空間。除了現在的外交做法之外,為了不讓政府孤軍奮戰,高雄市政府研考會主委吳英明博士,近年來就致力推動以民間力量,來拓展國際空間的做法,亞太公共事務論壇就是一個以民間力量,推動外交的實例。

  除了拓展國際空間之外,九七之後如何妥善因應台港經貿往來的變化,也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課題。,在台港空運方面,雙方已經在去年六月十三日完成航約簽署,並達成「多家指定跨越九七」的目標。海運方面,雙方也在今年五月達成繼續通航的共識,目前台灣在香港註冊的公司超過三千家,總投資額高達四十億美元,雙邊貿易總額接近三百億美元,香港已經是我們的第二大出口市場、第三大貿易夥伴,九七之後,台港經貿關係會有什麼改變嗎?香港事務局所屬的,遠東貿易服務中心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吳傑民說角色應該不會改變。

  可以預見的是,九七之後,台港經貿人士將會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對兩岸三地的經濟整合產生重要的影響,而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一次由台港工商業人士共同參加的台港雙邊會議,也將於九月下旬在台北召開,學者認為,九七之後,台灣更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全方位展開對外經貿合作,使台灣成為全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據點。

  過去十多年來,由於優異的地緣位置,相對中性的政治環境,自由港的特質以及健全的法令、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等因素,使得香港成功的扮演著兩岸經貿的中介角色,而在九七之後,我國為了因應新情勢所制定的港澳關係條例,特別將香港定位為有別於大陸其他地區的特別地區,只要香港能夠維持自由經濟制度和自治地位,那麼台港之間的交往將維持不變,而香港也將繼續扮演兩岸經貿的中介角色。

  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欣見香港重回中國人的懷抱,也期待香港經濟在穩定中繼續發展,我們更期盼台灣和香港,這兩隻開創經濟奇蹟的亞洲雙龍,未來能夠以互利互助的態度攜手合作,共創光明璀璨的遠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