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1 23:00

街角奇蹟 二十四小時的幸福

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接下來華視新聞雜誌「封面故事」,我們要把鏡頭瞄準大家生活不可或缺的便利超商。最近因為新北市「幸福保衛站」的政策,讓人開始注意到便利商店在我們生活扮演的角色,許多外國人都羨慕臺灣很方便,因為到處都是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商店;事實上,現在臺灣的便利超商規模越來越大,據點也越來越密集,功能更是多元,超商店員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尤其在新北市「幸福保衛站」的政策下,還要充當類似輔導員的角色,給急弱貧的孩子適時的協助和安撫,超商儼然成為社會防護網的重要一環。專欄作家唐湘龍就說,放眼全世界,只有臺灣的便利超商像是變形金剛,無所不能。

 

  新北市長朱立倫一聲令下,「幸福保衛站」元旦開跑,四大超商拋開平時競爭關係,手牽手、心連心,要讓貧困的孩子有飯吃,政策上路以來,各界雜音不斷,褒貶參半,而第一線的超商店員,真的準備好了嗎?華視新聞曾在一月一號凌晨直擊各大超商,發現店員似乎有點措手不及,一手打電話求救,一手再拿出一疊資料猛K,政策上路太倉促,連身經百戰的店員都慌了。其實這「幸福保衛站」,關鍵就是這一張紙,來取餐的小朋友要填姓名、年齡和電話,給餐的店員更要知道,小朋友是否受虐,但最怕一個不小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華視新聞雜誌再進一步追蹤,保衛弱勢孩子的幸福,超商到底如何迎戰?

  直擊店面的教育訓練,由店長傳達要注意哪些眉角,登記和通報或許都不是難題,但是說話該有什麼技巧和態度,才真的是問題所在,考驗店員的觀察力,我們再來驗收幸福保衛站上路第八天的成果,即使一時間很難面面俱到,不過,四大超商難得大團結,寒冬送暖做公益,怎麼說都值得鼓勵。這也突顯出臺灣24小時的便利超商,已經成為社會安全防護網的重要一環,不單只是弱勢族群,早就帶給社會大眾依賴感、信任感還有安全感。就像廣告詞說的,他的燈永遠為你而開,這個大家街角的好鄰居,足跡上到高山下達海邊,就因為大家的依賴。

  近20年來,臺灣超商店數每年攀升,民國81年全台五大超商,總共1068間,過了十年,暴增六倍變成6326間,民國96年福客多被全家併購,變成四分天下,四大超商到了101年增加到9894間,年營業額超過兩千億,吸金功力讓人嘆為觀止,因為它滲透的不只是大眾生活,還有心靈。便利商店帶給大眾的安全感,除了分佈廣、密度高加上全年無休,更大的原因是,它無所不能。我們拍攝的時段,還不是尖峰時刻,超商店員已經是一刻不得閒,眼明手快還要和顏悅色,當遇到客人不耐煩時也不能收起笑容,當然,這樣的三頭六臂,事前都要通過嚴謹的職前教育、到實際模擬,標準作業流程缺一不可。

  雖然只是玩笑話,說來也有幾分道理,30年前,超商剛引進臺灣,充其量只是明亮的雜貨店,漸漸的,可以繳費了、可以買到現煮咖啡和地瓜了、再來沖洗照片不成問題、買衣服也不用再去服飾店、現在還有座位坐,甚至連洗手間也可以用,更差點賣起保險了,規模越來越大,功能也越來越意想不到。沒錯,便利商店不但在臺灣存活下來了,而且根本成為臺灣不可或缺的景象和文化,一樣是在街角開門做生意,早期的雜貨店,就是俗稱的「柑仔店」,在超商出現後,漸漸地銷聲匿跡。一罐罐彩色泡泡糖、和口哨糖,光是賣的東西就和便利商店不一樣,老味道、老記憶的柑仔店,現在只在鄉下地區看得到。結帳時,關心一下左右鄰居的近況,婆婆媽媽喜歡在這裡流連忘返,一有時間就拉張椅子圍成小圈圈,從天南聊到地北。東家長西家短,因為這樣,雜貨店等於厝邊隔壁的情報交流站,這裡的人情味是便利商店買不到的。

  在雜貨店逐漸沒落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軍公教福利中心」,如同現在大賣場前身,賣的東西食衣住行通包,比雜貨店更多更便宜。因為採取會員制,客源被限制,加上敵不過賣場的低價和超商的便利,也是一家家收攤。論服務、時間、空間、甚至是形象,目前沒人是超商的對手,更別說現在還多了公益的角色,臺灣超商的價值,究竟還能發揮到什麼境界?現代人匆忙的腳步下,超商被要求便利快速,而「幸福保衛站」的政策下,超商變得更有溫度。這個無所不在,可以幫你處理大小事、任何時間地點都敞開雙臂的好朋友,不只是弱勢兒少的幸福保衛站,更是所有夜歸人的安全燈塔,街角難以取代的溫暖港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