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瑋婷 蕭凱堯 陳建邦 報導 / 台中市
就算是促銷,老闆開店做生意,還是要有利潤,不過有些店家,是在經營良心事業,像是有雜貨店、書店或是停車場,都用無人收錢的付費形式,讓客人憑良心付錢,考驗人性。
在台灣,有些老闆,都把良心,當成事業在經營,開了所謂的良心事業,像是雜貨店、書店或是停車場,都用「無人收錢」的付費形式,讓客人憑良心付錢,但這樣子,會不會虧錢呢?
來到台中市南屯區的楓樹里,這個隱身在巷子裡的商店,門口上掛著「誠實商店」四個大字的木雕招牌,是店名,也是特色。這裡沒有監視器盯著你瞧,想要什麼自己拿,也沒有店員跟前跟後,付錢一樣、自己來。
她就是對人性充滿信心的誠實商店老闆江鳳英,曾經當了10年的老師,但覺得孩子的教育環境,要從改變社區著手,於是在民國93年辭掉教職,還把當時這間經營不下去的柑仔店租下來。儘管誠實商店經營八年多,虧損了上百萬,江鳳英還是堅持「人性本善」。無獨有偶,在台北也有這樣的「榮譽停車場」,車主自己拿單子填時間給錢,卻因為良心不及貪心,一度面臨倒閉危機,現在只能苦撐著。
但人心真的喚不回嗎?就有誠實商店開了22年,從來不虧錢,反而賺錢。來到民風純樸的嘉義縣竹崎鄉,這間明海良心站,一樣看不到老闆在顧店,簡單的鐵架木板上,零食、泡麵好多種,吃的喝的,甚至連登山杖都有。沒有收銀機,只有這個投幣箱提醒你,良心自助式的,付錢請自個來。
良心商店就開在登山步道旁,一開22年,已經80歲的老闆阮明海,起初和大家想的一樣,以為良心商店會虧本,沒想到還有小盈餘,但讓他賺到最多的不是錢,而是"情"。一份現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嚴重缺乏的信任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