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4 23:00

台灣食材生命力

綜合  / 台北市

  談到高級葡萄酒,以前被消費者認可的,都是來自法國、澳洲等地的進口貨,現在有台灣自製的葡萄酒,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位於台中的一個小酒廠,歷經多年努力,釀造出MIT的獨特風味,帶您跟著天下雜誌的鏡頭,去認識隱藏版的在地好味道。

  法國米其林三星名廚來台灣秀身手,顛覆傳統印象,高檔美食所搭配的一流紅酒,並不是舶來品,而是made in taiwan。在餐旅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陳千浩,是台灣少數具有釀酒與品酒雙執照的人,品嚐過無數國際級葡萄酒,一心想製造MIT風味。位在台中的這個小酒廠,就是他夢想的起點。採用自然釀酒法,不加糖,不加香料,色澤由淺變深,製作天然熟成的葡萄酒,沒有捷徑,只能耐心等待,還好,五年多的辛苦築夢,終於換得國際比賽的肯定。

  台灣葡萄酒躍上國際舞台,陳千浩開拓出第一條路,但回首創業初期,他可是全台灣走透透,好不容易才尋覓到可以作出好酒的好葡萄。在台中后里,種了五十多年葡萄的洪吉倍,是陳千浩千挑萬選出的合作夥伴。洪吉倍的葡萄園,傳承了三代,他從十三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種葡萄。多年來,除了持續研發新品種,也不斷提升栽種技術,在他的葡萄園裡 ,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自然農法的堅持。幾乎和洪吉倍一樣老的葡萄樹,在台灣很少見,守護了一輩子的成果,在遇到陳千浩之後,終於開出更完美的果實。兩人合力讓葡萄從幾十元的論斤賣,變身為750cc售價近一千元的高級葡萄酒,價值翻漲了超過十倍。

  七十年次的顧瑋,畢業於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卻長年關注在地食材,MIT的獨特風味,吸引了她背著單眼相機,深入葡萄園一探究竟。因為對台灣在地食材的熱愛,五年前開始穿梭小農村落,希望挖掘更多的台灣好滋味。顧瑋每周都在探索,只要發現好的食材,就會動腦幫食材變裝,製成加工品,提高食材價值。她還會把照片和說明,放在臉書上,幫小農宣傳,像高雄茂林的黑色稻米,屏東出產的洪藜,原住民部落才看得到的奇拿富,都是隱藏版的在地美味。顧瑋說,像她這樣懂行銷,又願意關注小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她的一名好友買買氏,開啟「直接跟農夫買」平台,粉絲已超過五萬人。

  一傳十、十傳百,這樣的群體推動力量,強化在地食材的重要性,小農也能直接感受來自消費者的肯定,為台灣食材開拓了一條更寬廣的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