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汎瑜 許中熹 報導 / 新竹縣
接下來「封面故事」,我們要帶您來認識的這群人,她們的工作不僅得翻山越嶺、甚至還得倒貼油錢!今年26歲吳蕙雯,大學畢業,她的同學都在都市工作,她卻決定回到新竹縣尖石鄉,去協助部落小農拓展行銷通路。不管酷暑或寒冬,蕙雯都騎著「歐兜賣」,穿梭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農田間,和泰雅族農夫「搏感情」。而同樣想為原鄉找出路的,還有一位非常厲害的後山總舖師「阿薊ㄐㄧ‵師」,她利用當地的天然食材,教導部落媽媽研發口味獨特的「泰雅風味餐」,不僅讓部落媽媽找到自信,更大大提高當地有機農業的經濟價值!然而,她們都是女性,卻以最柔韌、最堅強的力量,為後山部落撐起半邊天。
清晨六點,天才剛亮,已經有人頂著寒風,騎歐兜邁上山,穿梭在海拔一千公尺的尖石鄉石磊部落,她是今年26歲的大學畢業生吳蕙雯,彎下腰、蹲在部落的有機田裡,砍下一棵棵青翠飽滿,蘊含陽光和露水的蔬菜,不管是除蟲、施肥、育種,吳蕙雯都從泰雅族老農夫身上學習,樣樣自己動手,被陽光曬黑了臉,手上沾滿泥土,但笑容卻自在又燦爛,吳蕙雯也是原住民,從小在都市裡長大,大學她念的是精緻農業,畢業後卻決定回到尖石山上,和其他返鄉青年,一起推展有機農業,起初大家都笑她太傻了吧。
吳蕙雯的大學同學幾乎都留在都市工作,吹冷氣、化妝、穿高跟鞋,這種白領上班族的生活,她也曾經羨慕過,但她更體會到,家鄉需要她的守護,把剛採的新鮮蔬菜整理好,接著裝箱送上貨車,要趕在傍晚之前送到預定的消費者手上,忙完這些,蕙雯才能喘口氣,最近幾年來,在吳蕙雯和一群部落青年的努力下,尖石鄉推行有機農業戶數,已經超過了二十家,像70歲的瓦旦爸爸,自己研發酵素和營養素,堅持不用化學農藥和肥料,成果還和族人一起分享。而正值青春年華的吳蕙雯,從老農身上學習,為家鄉土地付出的同時,也彷彿找回她泰雅族女兒的靈魂,重拾自己的文化和語言。
默默的守護著部落,為美麗的後山貢獻著心力,美食也是一門途徑。來到石磊教會的小廚房,號稱後山總舖師的「阿薊師」正在忙著備料,準備晚上的「辦桌」。山上特有的刺蔥,山肉桂,搭配部落農場現採的新鮮蔬菜,成了她最棒的食材,今年43歲的阿薊‧達利,在後山的知名度,絕對超過台北的「阿基師」,但在她的好手藝背後,卻有個悲傷的故事。28歲那一年,先生過世了,留下她和兩個孩子,分別只有兩個月和三歲大,為了養孩子,阿薊姐決定學做菜,但她最遺憾的是,先生卻再也吃不到她煮的美味。
阿薊姐的每一道菜,彷彿都含著濃濃的思念、和無限的感恩,因為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是部落裡的族人伴著她度過煎熬,現在她用美食行銷部落產業,而尖石鄉的部落媽媽,從20歲到70歲都拜她為師,甚至「阿薊師」還應邀到高雄的那瑪夏去教學,這一頭,阿薊師正在指導部落媽媽做養生竹筒飯,外面鐵桶裡的烤雞,已經變成金黃色,散發出超誘人的香氣。
一個主廚,兩個部落媽媽打下手,廚房裡忙碌了三個小時下來,山肉桂滷豬肉,刺蔥雞湯,這一道道的泰雅族風味餐,在眾人的期待中,已經準備上桌了,今晚的客人是整個石磊部落的居民,和我們這些都市來的記者朋友。
以虔誠的心,和滿足的笑容,享用上天賜予的豐厚食物,就算在困頓生活中,也能以感恩的心情去看待,這種態度就如同部落媽媽的歌聲一樣,既簡單又動人,而隨著吳蕙雯,阿薊姐,和更多部落人返回原鄉,她們很多是女性,以女性最柔軟的力量,為部落撐起半邊天,更為尖石這片後山土地,注入養分,也為部落帶來轉變和希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