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曼 楊尚謙 報導 / 台北市
國健署將編列3年9.4億預算,補助人工生殖,但有婦女團體認為,政府的措施沒有配套太過草率。因為第一階段補助中低收入戶,但不是全額補助,一般家庭還是必須再花上3到5萬,而且平均一對不孕夫妻,大都要做3-4次才會成功,對他們來說,還是沉重的負擔,也引不起他們太大的生育動力,認為政府應該把錢花在刀口上,像是補助產檢或養育的費用,才比較實際。
手拿寶寶的超音波照片,黑人范范透過人工生殖手術,38歲成功懷上雙胞胎;45歲的藝人伊能靜也被直擊,到醫院諮詢試管嬰兒。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保受不孕之苦,而且一次就要花上12-15萬。國健署明年將編列3年9.4億預算,補助人工生殖,第一階段以中低收入戶為主,最高一次補助十萬元。但有婦女團體認為,這項措施是在選前草草上路。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中低收入戶還要補2-5萬的差額,他們去哪裡生這個錢?」女人連線聯盟執行長黃淑英也說:「而且7成的補助都花在失敗的療程」,婦女團體認為,政府不應該只給「生」的希望,還要有「養」的配套,才不會讓中低收入戶生下來後,卻沒有錢養。
曾透過人工受孕懷下男嬰的蔡小姐也說,補助政策不應只單向思考。蔡小姐表示,人工受孕真的很辛苦、很累,這個政策好,但應該更全面性。分享自身經驗談,也認為政府應多傾聽,多規劃,才不會讓美意打了折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