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瑪利 / 台北市
30年前,你在哪裡?台灣在哪裡?
回想1986年,堪稱是台灣巨變前夕。政治上,原本國民黨一黨獨大、戒嚴、媒體壟斷……。但就在那一年,民進黨成立了;不久,解嚴、解除報禁、開放兩岸探親,開啟民主浪潮。
經濟上,一向靠外銷出口的台灣,受美國壓力,台幣快速升值,兩年內兌美元從40比1升高到25比1,促使企業開啟海外布局,才有今天台灣的跨國企業。
在國際,二次大戰後數十年民主與共產社會的冷戰對立也在鬆動前夕,不出幾年,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世界會怎麼改變,全世界都關注。
就在那樣的1986年,高希均教授與王力行女士認為,當年還不夠開放與國際化的台灣,需要一本具國際觀、有未來視野的雜誌,因此創辦《遠見雜誌》,以傳播國際視野與進步觀念為宗旨。
如今,30年過去了,做為一個一直關懷國際趨勢的媒體,今年《遠見雜誌》30週年專題,秉持創刊初衷,從本月起一連三期(6月、7月、8月),將陸續推出「超越未來──贏得世界」三部曲。此刻的台灣更需要連結世界,看見未來,因為此刻,全世界正在劇烈變遷。而牽動這次巨變的是科技軟硬體革命,正快速帶動全球的典範轉移。
未知的全新世界 即將到來
為了這連續三期報導,《遠見》採訪團隊陸續走訪日本,矽谷、波士頓等地,尋找最先進的產業典範,並遍訪從亞洲、美國到歐洲的世界各地趨勢大師。在過程中有一個關鍵字經常被提及,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奇點」(Singularity)。
當我到日本過去25年來唯一能打敗蕭條而飛躍成長的軟銀集團總部時,不少員工都提到,創辦人孫正義近年來最常提及的一個概念就是「奇點」。這位近幾年來積極發展機器人Pepper的企業家認為,2018年人類將會進入奇點時代,那是電腦超越人腦的時刻。從那之後,人類發展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如何將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連結,是孫正義此刻最念茲在茲的事情。
因為巨變還在前面等著他,讓年近60歲、白手起家打造出總市值可跟豐田汽車媲美的孫正義,感到無限焦慮,因為他只做了想做事情的百分之一而已。
另外,當我們到美國矽谷訪問近幾年來轟動世界的奇點大學創辦人之一、現任執行長羅伯‧奈爾(Rob Nail)時,他強調,這所學校之所以取名「奇點」,意思就是要說明,人類即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拐點,那將是未知的全新世界。原因是,近幾年來各種新創科技如物聯網、雲端、大數據、行動數位、3D列印、人工智慧等等,終有一天將集體爆發出巨量能量,改變整個人類的遊戲規則。而那個「奇點」,已經近了。
近年來流行一句話:「矽谷人正在吃掉各行各業人的午餐」。例如矽谷的金融科技創新,讓華爾街金融家紛紛失業,來自矽谷新創企業特斯拉(Tesla)電動車,撼動全球各大百年汽車廠的地位。當世界各地感到景氣冷清時,矽谷正熱到歷史高點,各種新創企業快速崛起,忙著改變世界。
到底世界將如何演變?身在台灣的你我,該如何迎頭趕上?《遠見》一連三期帶你看見新世界。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goo.gl/tFhyw】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