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7 13:49

檢驗輻射污染 核能所如何把關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政府日前宣布、將考慮有條件開放日本核災區週邊食品進口台灣,但在民意的強烈反彈下,現在決定將在建全查核管理機制之後,再來談開放的問題!過去五年來,台灣來自日本的食品檢驗,都是委託原能會「核能所」進行,但實驗室人力只有13個人,能負擔沉重的查核工作嗎?而檢驗輻射汙染又是如何進行?採訪小組帶您一探究竟!

10坪大小的實驗室,從2011年啟動日本食品管制之後,這裡就開始負責所有進口台灣的商品抽檢,不管是生鮮魚蝦,還是加工後的仙貝餅乾!不分產地,只要是MADE IN JAPAN都會先在機場和港口,由食藥署人員隨機抽樣,再送到這裡仔細檢驗!

第一步,先用簡易輻射偵測儀器掃描,確認沒有嚴重的輻射汙染源藏在貨品裡。實驗人員才能夠用手接觸這些抽檢樣品,再送進實驗室裡頭!抽檢樣品,放入塑膠袋隔離,避免其他干擾!接著再放進這個米色的「純鍺檢測儀」!這包來自日本的紫蘇葉,有沒有被汙染,一目瞭然!

假定抽檢樣品,驗出了不該存在於食品中的人造核種!這時,就得進行第二回檢驗!把樣品剁碎,或是碾壓!增加接觸面積,接著放再入馬林杯中,第二回進行儀器測量!只要確認輻射超標,就會立刻通報抽檢品的委託單位,2011年,最高記錄曾經一天就來了上百件樣品,十名員工日夜輪班,檢測樣品到半夜才能下班!

五年來,核能所抽檢日本食品,總共有216件驗出微量輻射,比例則是百分之一。這個數字並不高,但卻也無法向社會大眾保證來自日本的食品完全安全無虞!而光靠實驗室13個人把關,民眾又能有多少信心?

在全面考量民意和輿論後,行政院2016年12月16日宣布,將等重建國人對食安管理的信心之後,再來談開放解禁的措施!在食品安全與經貿合作,在禁止與開放的天平兩端,最後將如何抉擇?未來恐怕得審慎思考,聽聽更多民眾的聲音!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