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張樂 編譯
三十年前的今天,人類經歷了第一場世紀核子災難。前蘇聯時期,蓋在烏克蘭車諾比的核子反應爐發生爐心熔毀,大量幅射外洩,事隔一天,當局才對全世界披露消息,緊急撤離爆炸的第四號反應爐附近三十公里範圍內的居民。但為時已晚,已造成220萬人生病,其中50萬人是兒童。
烏克蘭車諾比核子災變三十週年,追思活動在距離車諾比134公里外的首都基輔舉行,當年撤離的660萬受災戶幾乎無人敢再回去車諾比附近的老家,然而即便是不回去,核子災變的遺毒仍留在他們和後代子孫的身上。所謂車諾比安全區外出生的兒童,仍有許多罹患骨癌、甲狀腺癌、血癌等病例。
1986年,設在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爐心熔毀爆炸,反應爐外並沒有保護掩體,導致大量幅射外洩,能量之高有如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四百倍。烏克蘭當局並未及時通知鄰近各國、緊急撤離。導致220萬人生病,其中50萬人是兒童。
30年過去了,車諾比災區有生機,不僅有鸛鳥,還有棕熊及野狼,狐狸,人人好奇地問車諾比已經能住人了嗎?幅射計量器會說話,這裡距離災區兩百公里,仍不適合人居,但更誇張的還有所謂的暗黑世界旅遊業興起,每年約一萬人穿著防護衣進入核災的四號反應爐內一遊,所經之處,怵目驚心。
三十年後,國際核能專家替車諾比罩上第二座石棺,阻止幅射外洩。幅射真的不外洩了嗎?銫137飄散在空氣中、滲透到土壤、流入地下水,半衰期長達300年才會消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