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權原 報導 / 桃園市
台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偏鄉離島地區有許多的民眾生病想要看個醫生,都是一種奢求。看到這樣的現象,醫師高揚威決定到山區開設診所。出生桃園復興鄉的他,是泰雅族原住民,高雄醫學院畢業後被分發到復興區衛生所擔任醫師,看見當地醫療資源缺乏,他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大醫院的工作留在當地開診所。
此外,他每周也撥出兩天時間,到山區做居家醫療服務,並和其它醫員聯合進行山地醫療巡診,他付出心力,只希望可以給當地居民一個良善的醫療環境。
一如往常的,護理準備好巡診會用的醫療用品,他們要前往山區,探望交通不便的村民們,準備齊全後,就要踏上巡鄉之路,山路綿延,有的時候山區因為落石封路,他們還得從另外一頭繞山前進,但是對高醫師的團隊來說這一點也不算什麼,在經過詳細的檢查之後,拿起病人的就診資料。
高醫生仔細的觀察老奶奶的身體狀況,像這樣的病人並不是特例,桃園復興鄉因為壯年人口外流,有許多的老人家不良於行,或是沒有人照顧,都仰賴高醫師的行動醫療,巡迴問診,雖然父親過世的早,但同樣是來自復興鄉泰雅族原住民的高醫生,承接父親的意志,努力學醫。
高醫畢業後因為公費生身分,被分發到復興區衛生所擔任醫師,也開啟了在家鄉開診所的契機,當時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放棄大醫院的工作,來到這裡經營診所,接下來他主導了山地醫療計畫,設立醫療站,並且展開醫療巡迴,每周撥出兩天時間,到山區做居家醫療服務,有些地方開車不一定能到,還得徒步爬坡。
過去也曾發生在前往病人家的途中,遇到落石,巡迴車差一步就被砸重,而眼睜睜看著前方車輛遇害乘客身亡的經驗,但是這些都不能阻止高醫生的行醫之路,作為一個「被需要的人」,高醫師知道,有生之年他會繼續照顧病人,也希望這樣的善行,能感動更多人,一起投入偏鄉醫療的行列,增加更多的醫療資源。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