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善用長照資源 聰明照顧 翻轉家庭困境

連昭慈 採訪/撰稿 施幼偉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長照的問題也困擾著不少民眾。根據統計,全台灣目前大約有80萬名失能者,為了照顧他們,很多民眾不僅被迫離開職場,更心力交瘁無法享有正常生活。光是在2018年台灣就發生了22起重大的長照悲劇!但您知道嗎?華視新聞團隊的採訪發現,若是能靈活運用長照2.0的資源,其實可以相當程度減輕照顧者的壓力。然而,長照2.0在2016年11月正式上路後,為什麼大部分的民眾,仍然無法感受到長照政策的協助,陷入孤立無援呢?民眾該如何善用這些資源?政府的長照政策又該如何改善、才能讓民眾有感?我們一起來探討。

家庭照顧者吳中一:「老爸,起來了沒,要起來了喔,準備要吃飯了喔。」走進房間,叫醒床上熟睡的父親,幫父親加件外套,這是56歲的吳中一,如常的一天。攙扶行動不便的父親上廁所,回過頭,再叫醒弟弟,陪弟弟到洗手間梳洗,日復一日的照顧生活,是吳中一在53歲前,想都沒想過的。

三年前,服役三十年的吳中一從軍中退伍,原本打算展開清閒的下半場人生,不料,爸爸罹患了帕金森氏症,導致輕度失智失能;媽媽因為糖尿病和肌少症,健康每況愈下;加上原本就因為腦瘤造成視力和智能障礙的弟弟,都需要照顧,中一頓時成了每天一打三的全職照顧者,日子一過就是三年,實在苦不堪言。

家庭照顧者吳中一:「而且你每天都忙在這個吃喝拉撒睡,這些日常生活中,你根本沒有自己生活的時間空間,你根本沒有辦法去思考,長此以往你就陷在這個泥沼裡面,所以難免會有比較悲觀還有負面的想法。」

為了照顧家人每天生活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壓力和心酸讓中一的情緒瀕臨崩潰,有一次帶弟弟回診時,和候診民眾爆發衝突,他才驚覺自己身心已經出現狀況。

家庭照顧者吳中一:「今天又不是沒有位置,那我已經跟你說請你讓給我弟坐,我說他是盲人看不到,他就不理不吭聲不理我,當場我就爆發我就吼他,半個鐘頭換我進去以後,他們就竊竊私語嘛,醫生和護理師就竊竊私語,醫生就說是不是剛剛就是在外面吼的那個,護理師說對對對就是他,然後醫生就說妳等一下跟他講喔,個管師他旁邊還有配一個個管師,那妳要跟他講,

他可以申請長照2.0,然後出去以後,個管師就跟著出來就說,你知不知道申請長照2.0,我說不是長照2.0不是要失能或癱瘓在床上的人才能申請嗎,他說不是啦,他就很詳盡地幫我解說。」

在個案管理師的協助下,不到一週的時間,長照資源迅速介入,中一的生活就像多了一雙左右手,個管師更將三位家人的服務資源整合,除了居家服務,還有週末的喘息服務和居家復健,一個月花費六千元,中一的生活品質就此翻轉,家裡氛圍也有了起色。

居家服務員羅美凌:「哇,今天好厲害,第一名了可以去比賽了,趕快趕快加油加油,他笑了,媽媽就會笑了,家裡的氣氛就會好一點,所以我覺得我們居家服務員,有時候就是說,是在做這個服務以外,就是讓他們多跟人群多一點地接觸,然後多一點地接觸,他們的心情自然就會一點點地改善。」

現在的中一不但在紅十字會擔任志工,有更多時間陪伴妻子和孩子,更計畫報考博士班。他更以過來人姿態,勉勵所有家庭照顧者,不要羞於向外求援。

記者連昭慈:「56歲的吳中一,曾經因為照顧雙親和弟弟,身心俱疲、心力交瘁,在使用長照2.0的服務項目後,總算有了自己的喘息空間,生活不再因為照顧家人暗無天日,揮別愁雲慘霧、人生逐漸撥雲見日。」

家庭照顧者吳中一:「不要覺得難為情,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你要勇敢地站出來,然後接受政府的幫忙,長照2.0進來之前每天愁雲慘霧,印堂都是發黑的,自己都會看到,就照鏡子一塊黑,臉都黑的,感覺就是從地獄變到天堂,真的是這樣的。」

61歲的陳子稜也曾經因為照顧媽媽,生活陷入黑暗。語氣溫柔地依偎在媽媽身邊說話,身為家中最小的女兒,子稜也是和媽媽感情最好的子女,10年前媽媽跌倒後便不良於行,就由子稜扛下照顧重擔。

家庭照顧者陳子稜:「櫻花女士,有乖乖嗎,女兒會好好陪妳,妳放心好嗎。」直到去年,90多歲的媽媽中風臥床,擔任廚師的子稜和哥哥一同負擔安養機構的費用,但今年哥哥因為癌症過世,子稜無力再支付龐大開銷,所幸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媽媽,人生卻因此墜入萬丈深淵。

家庭照顧者陳子稜:「媽媽有一次換尿布的時候,媽媽比較清醒,媽媽就說不好意思啦,讓妳這樣跟我換尿布服侍我,不然我去死一死好不好,我就跟媽媽講,媽媽阿娘,妳養我長大,那我今天跟妳換尿布這算小事而已沒關係。在家裡照顧媽媽,但是我還有經濟的問題,那時候真的我想到一點,帶媽媽一起走買老鼠藥,我也買了,因為身邊沒有半個可以讓我支撐的人,所以我才會有,這個念頭已經滿久了,想帶媽媽一起走的念頭,其實已經滿久了。」

58歲居服員郭月皎的到來,就像一場及時雨,幫子稜的母親清潔身體、灌食、翻身拍背,郭月皎居家服務員:「因為阿嬤她都捲得很厲害啊,所以你翻她的時候要小心。」給予子稜最實質的幫助,每天早上一個半小時加上週一到週五晚上一個小時的居家服務,還有定期的居家醫療,子稜終於不再孤立無緣。

記者連昭慈:「自從申請居服員到宅服務後,大幅減輕了陳子陵照顧母親的壓力,不但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和朋友聚聚,更重拾了熱愛的廚師工作。」一個月4000元的長照花費,對已經有穩定收入的子稜來說,不致於造成太大的負荷,從蠟燭兩頭燒的在職照顧者,到放棄工作的全職照顧者、再重新回到職場,流沙中年變回斜槓中年,子稜有感而發。

家庭照顧者陳子稜:「我們的居服員幫媽媽照顧得好好的,有愛心有耐心,我放心了所以我又重回職場。過去就是我因為害怕,但現在接觸到長照2.0這麼好的配套措施,我認為大家一定要相信。」

子稜和中一都是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評選出的聰明照顧者,但是,中一已經退休,子稜則是工時較彈性的廚師,才能適用時數有限的長照服務,若是家中已經有臥病在床的重度失能者,一般上班族要如何兼顧工作和照顧?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因為在這些聰明照顧者中,他有一些特質,第一個是他主動求助,不懂就問,見招拆招、多元混搭,他們都有共通的特質,就是他們的彈性很大,他們保留了彈性,而且願意向外去求助的特質是很難得的。」

目前台灣有將近80萬的失能人口,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平均每個失能者必須花費9.9年的時間來照顧,因此每年仍有13.3萬人離開職場成為全職照顧者,專家學者直指,長照政策長期以來排擠機構和移工,導致長照2.0的覆蓋率始終沒有起色。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林建成:「那有一些比較重度的失能,他必須要有持續性地,我強調是要很持續性地照顧服務,很密集的。對,這是目前長照2.0很難提供的,那大家都知道,可以提供比較持續性地照顧服務,除了聘請移工之外,可能就是要送機構,那這兩塊剛好就是目前長照2.0,比較缺乏的。」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建議,身為家庭照顧者,盡可能不要把責任獨攬自己身上,也要懂得運用身邊人脈,適時自救。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林建成:「我們如果看到立法院他整理的107年之前的一些統計,衛福部的一個統計,他發現其實在76.5萬人的一個失能人口中,其實只有18萬人,有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那個覆蓋率才23.61%,大概還不到1/4。」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你有沒有一個名單,你有沒有求助的自己親朋好友的名單,社區的名單,可以打電話的,所以在正式資源跟你自己建立的親友資源之間,為自己建一道保護牆,然後在任何需要的情況下,會比較容易去應付。」

長期照顧是一場看不到盡頭的馬拉松,家庭會不斷在混亂期、適應期、穩定期和病情變化中打轉,而被照顧者從衰弱、輕度、中度、重度失能直到離世,什麼是最好的照顧計畫?沒有標準答案。陪伴摯愛的家人走完生命最後一程,不留遺憾是每個家庭照顧者最深切的期望,但身為照顧者,也要學會盤點整合可用資源、尋求援助,才能支撐自己更有力量完成這場愛的馬拉松。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