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家扶餐廳 落腳基隆 媽媽的味道 最暖心的便當

劉俐均 採訪/撰稿 李宇承攝影/剪輯  / 基隆市

在基隆有一家很特別的公益便當店,美味的料理強調是「媽媽的味道」,而吃進嘴裡,更讓人備感窩心!因為這是家扶中心為了弱勢家庭而開設的第一家便當店,忙碌的廚師和員工都是受扶助的弱勢媽媽。像是65歲的金枝阿嬤,原本開麵攤獨力撫養三個孫子,但年紀大了,麵攤也歇業了,現在透過家扶中心的幫助在便當店工作,不僅自力謀生,也讓阿嬤的好手藝,溫暖更多人的胃。帶您走訪這間充滿故事和溫暖的公益便當店。

隱身在基隆鬧區街道的二樓餐廳,早上9點從廚房裡傳來撲鼻的香味。將杏鮑菇用大火快炒,接著再加上匈牙利紅椒粉,替它漆上一層紅色外皮。雞排放在油鍋裡煎得吱吱作響,時不時將雞肉翻面,把表皮煎到金黃色澤就能起鍋。

1950Table員工林子文:「今天單子稍微集中一點,所以就是我們一大早就出了八十幾,快一百、一百多。」就算訂單爆量,也絲毫不會手忙腳亂,5位大廚們分配好工作區域,有的在流理台上盛飯、負責裝菜,有的則是在爐子旁,缺哪一道菜立刻補上,如火如荼開工,一刻也閒不下來。

1950Table店長吳芷儀:「10點了,大家動作要加快一點。」星期五的中午,一共接了100多個便當訂單,從飯盒、再加上紅、綠、黃的配菜、最後還有主菜香煎雞排、炸里肌,刷上一層麻香紅油,色香味俱全,充滿濃濃日式火車風味便當就大功告成。

1950Table店長吳芷儀 vs. 員工:「20個嗎,對這一箱20個。」趁著便當還新鮮,店長騎著機車親自外送,而廚房裡的這些員工,其實都是受家扶中心扶助的媽媽們,其中,年紀最長的,就是她。

1950Table員工洪余金枝:「綠色,這個是黃的,今天代表是黃的。這個是紅的 、這個是綠的,這個都是很營養的東西。」65歲的金枝阿媽,原本就是經營麵店生意,對餐廳工作駕輕就熟,這裡每一道菜,都是經過她巧思,用心烹煮。1950Table員工洪余金枝:「我們用心他們也用心吃啊,吃的安全,說有媽媽的味道啊。」

吃進嘴裡,不只挑動味蕾,更充滿暖暖的人情味,而顧客吃得飽足,對金枝阿媽來說,是最好的回報,因為他們都來自家扶扶助的弱勢家庭,背後各有心酸故事!

忙碌了一整天,下午五點才終於收工。1950Table員工洪余金枝 vs. 記者:「你回到家裡要多久?好天氣就比較快,壞天氣就20分鐘大概要。」

1950Table員工洪余金枝:「吃水餃,煎的煮的?煎的,我們吃的很簡單。」金枝阿媽剛剛回到家,就忙著幫兩個孫子張羅晚餐,享受這分得來不易的天倫樂。

1950Table員工洪余金枝:「你們去拿小碗,像我我有時候不舒服的時候,(孫子)他有聽到就趕快起來幫我拍背,我最近不知道怎麼搞的,常常有時候痰,不知道是不是年齡比較大,有時後喘氣喘不起來,好像喉嚨有痰。」

金枝阿媽的先生和兒子相繼過世,六年來獨自撫養三個孫子,去年騎摩托車還出了車禍,左手腕裝上鐵片,她還苦撐著忍痛做生意,但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斷發出警訊,最後只好收了麵攤,無奈停業。

1950Table員工洪余金枝:「我那個膽剛好發作,就是去開刀,開刀完陳老師(社工)問我說,阿媽妳有什麼打算,我說我要再找事做,兩個高中了,生活比較多車馬費,什麼都比較多,再說高中學校也沒有補助午餐,都要靠自己,就是沒辦法,現在去那邊(便當店)做,雖然薪水少一點,但節省一點就好了。」

臉上笑容多了,一家四口,在基隆這處租屋處,相依為命,阿媽的辛苦、孫子們全都看在眼裡,發願長大要賺錢分擔家計。

社工陳憶瑄:「阿媽的笑容變很多,我就會關心一下,阿媽妳工作怎麼樣,阿媽都是面帶笑容,然後就很開心,很好啊,我很開心啊,然後在這邊做很不一樣,然後那時候我們有去店裡看她在廚房,阿媽說我沒有做過廚房有冷氣的工作。」

洪余金枝孫子洪俊凱:「三個小孩也不太好養,三個小孩食量都很大,尤其是我跟哥哥,隨便一吃都要吃個三 四百塊,是滿心疼的 ,一個老人要這麼早起來,正常來說 這個年紀,應該都是在家裡看看電視 ,不用做什麼事情 ,可是她就是不想放棄我們 ,還是要養我們,阿媽她這麼辛苦工作,也是為了養我們,生活的起居,她這麼晚也很晚回家,一回來又要煮飯。」

家扶基金會開設的第一家便當店選擇落腳台灣最北端-基隆,並取名為1950Table,象徵「依舊有你」。店內的工作人員,除了媽媽、阿媽,還有一位年輕男性生力軍。

1950Table員工林子文:「一開始只能顧兩個,一個人只能顧兩個,大家都會兩個人站爐台,以前是這樣,然後兩個人顧爐台也亂七八糟,因為太多菜了 ,然後分太多東西了。」

23歲的子文,來自單親家庭,是家扶中心長期扶助的個案。大學唸表演藝術系,但劇場工作不穩定,直到家扶中心提供便當店職缺,他的生活才出現轉機。

1950Table員工林子文:「一開始都不會 ,我是九月進來的,九月才開始訓練的,到九月中就可以開始自己站爐台,就可以自己開始編菜單 ,現在菜單是後面大家這樣開的。」餐廳從零開始,手藝從頭學起,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子文已經能獨自上菜,不僅研發出辣醬、還會設計菜單,兼顧營養調配。

1950Table員工林子文:「就很新鮮,有學到東西,算是人生中比較穩妥的一段吧,就是有自己的經濟狀況,自己的經濟狀況良好,不用擔心錢,也不用擔心什麼事情,就是努力的在工作上,下班就努力休息 就很簡單的生活。」

原本是社會中弱勢的一群,他們卻靠努力和耐力,撐起餐廳的營運、並成功打響名號。何素秋家扶基金會執行長:「我們會發現從這個培訓的過程當中,看到媽媽越來越有自信,這個店也越來越好了,我們有一個夢想就是說,如果說這個店我們做成功了,我們將來能夠再展第二家 第三家,然後讓我們在這邊,工作努力的媽媽表現,或者是自立青年表現比較優秀的,他將來可以當店長,他們自己來掌一個店,對他來講是一種經濟的收入提升,又活得更有自信。

69年來,家扶扶助許多弱勢家庭,給魚不如給釣竿,一份工作、一項專長,一次機會、一個舞台,讓經濟弱勢的家庭成員們,能夠在這裡,找回人生軌道,用一道道美味佳餚、一個個暖心便當,回饋社會、延續愛的力量。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