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璽鈞 採訪/撰稿 文楷誠 張書堯 李宇承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去年八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毀了知名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位於木柵老泉山的山上劇場,損失超過千萬。面對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優人神鼓啟動了重建計畫,並在火災整整一年後,推出了全新作品「祭天」,要向暖心支援的各界人士表達感謝,也為遭受疫情衝擊的世界而祈福。優人神鼓的藝術總監、劉若瑀表示,調整腳步再度出發,他們除了要蓋回自己的家,更夢想能打造出一座更開闊自在的生態、藝術園地。
茂密森林滿山的蒼鬱,山谷之間傳來一陣陣悠揚鼓聲,這裡是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的老泉山山上劇場,也是優人故事的起點。大小鼓聲此起彼落,銅鑼激盪撞擊,對接舞者的從容律動。祭天是優人神鼓的最新作品,在排練場火災週年演出別具意義。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說:「首先你只是覺得說,好火災了我回家,那麼我們來用手蓋家園,我把一些國外的演出取消了,但是沒想到新冠疫情,這個肺炎一來,不必國外國內的也取消了,那如何讓我們自己,在這個時間有一個這樣的能力,而可以幫助大家,在困頓中或者是不安的心,就是能夠協助大家,去做祈福的這件事,這個祈福的儀式,是要為世界祈福,但同時也是為自己找活路」。
2019年8月13日優人神鼓遭遇創團以來,最慘重的浩劫,一場大火燒毀了木柵老泉山上的排練基地,兩百多件樂器,全部付之一炬,損失高達上千萬。災後這一年,優人神鼓從灰燼中重生,彼此更靠近也更貼近土地。
自由藝術創作者陳紫綸說:「過去都只有出去演出,或者是人們來山上演出,然後在這個階段,優不能出去演出了,所以也許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生活打開來,所以你們所經驗的,就是平常優人在山上,生活的場域」。
祝融之災,彷彿按下暫停鍵,將團員拉回山上,在梳理完被火肆虐的排練場後,他們要一步步親手蓋回,更開闊自在的家園。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小組,跟隨優人的腳步,記錄這一年的轉變。
優人神鼓團員楊孟儒說:「因為排練場燒掉之後,我們做了很多整理,它其實有很多廢木料,它不是真的垃圾,但是它不是它原來的樣子,然後我們會把它重新再利用,所以像這個就是我們,自己重新做的盆栽,我們期待一件事情是食物森林,也就是我們可以種植,我們要吃的東西」。
重建第一步,老泉山成了真正的家,不再是短暫歇息排練的旅館,團員們挖土種菜,用生態工法建造竹棚,打造雨水回收系統,把劇場蓋成生態村,重新學習與山生活。優人神鼓團員楊孟儒說:「我們的處理方法,其實它就是用一個叫做,耗氧系統熱堆肥的處理法,就是枯枝落葉廚餘,廚餘完上面一定要覆蓋枯枝落葉,再廚餘再枯枝落葉,其實它就是在做它的,碳氮比的調配,你們路上看到的這種步道,都是我們團員,自己設計自己做的,然後我們會疊好之後先釘竹釘,然後再撒石頭」。
優人敞開大門,向民眾分享和自然和諧共存的快樂,少了舞台的距離,優人神鼓讓人更想親近,而蛻變的推手是她,劉若瑀的女兒陳紫綸。自由藝術創作者陳紫綸說:「過去來到這邊所體驗的東西,可能比較聚焦在,優人在做什麼,那這次的主軸,我們想放在山,是山裡面可以做什麼,山裡面有優人,我們沒有那種,很絢麗的什麼東西,可是我們真的有我們在,跟山相處的痕跡,然後你可以看到是,原來生活有不同的樣貌,我覺得那就是我們,想要真正分享的東西這樣」。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說:「講起來就是說,雖然在這個山已經30年了,這些事情我們以前都沒做過,那我們在這裡,講起來是因為山上的訓練,還有整個環境中,給予人們的一個力量,而我們走到了國際舞台,但是我想在去年它失火的時候,似乎它已經看到了,我們這個力量已經慢慢慢慢,已經在什麼都市當中,在每一個劇場裡面,就慢慢被消耗掉了,所以這一整年來,回到這個家要做什麼,整理自己的家,我們把它叫做一個共建期」。
民眾張小姐說:「我覺得這一次這一次的優,想要傳達一個就是,雖然教室被燒毀了,但其實雖然是燒毀了,但是也是一個重生,當我今天一走進這個場地的時候,我有一種很想流淚的感覺,就是一種很感動的感覺」。
從小在老泉山長大的陳紫綸,卻從未踏進後山深入林間,火災之後她不只重新探索這片土地,同時也找回了自我。自由藝術創作者陳紫綸說:「這個我生長的環境,我長大的家,可是其實我總是,找不到我跟它相處的方式,我一直不斷地在回來跟逃走,回來跟逃走,那這一次我希望我不再逃走了,我如果把它放下的時候是因為,我可以好好地把它放下這樣」。
優人神鼓團員劉品岑說:「在面對環境的時候,你又一直在面對,你自己的內在變化,然後就會覺得,無常吧,可是可是你可以,平等心去面對的時候,他又可以好好地過」,優人神鼓團員甘柏駒說:「以往比較多時候,場上都是自己,就是比較沒有辦法,顧及到所有的人包括訓練,火災過後大家的情感更濃厚,那我也更願意地去教一些,比較新進的團員,就是如何掌握到細節」。
黃誌群優人神鼓音樂總監說:「我們不能改變什麼,我們只能接受它,在這樣的一個接受的過程當中,在他心裡面會長出一個,一個不同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一種韌性的力量,祭天這個作品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就是說,團員身上突然間,多了一層力量,這力量是,是平常的演出當中很難看到的」。
明池表演,過去優人神鼓隱藏在山林,在雲霧中打鼓,但一場火,讓傲然挺立32年的優人一切歸零,他們放下鼓棒的雙手翻動泥土,為了建造家園,扛起竹子搬石頭,流過汗水更加真實。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說:「我看到那個資深的團員,在這邊以前拿著鼓棒,鼓打得那麼好,然後就爬到那個竹竿上面去,在那邊綁鐵絲,然後就扛起那個石頭,那個碎石一包一包的很重,真的就是叫粗工,真的就是我們叫什麼體力活,,當然他們在熬過這個期間,我覺得有些事情在他們心中,慢慢慢慢過好像就是,就是像那把火,把大家燒回家,讓你跟山好好地相處,要去知道山就是,看起來它是辛苦的,但你走過去之後,發現在內在是一種豐收」。
AGUCE藝術家說:「它是由優人神鼓四個古字,然後轉化之後,再變成圖騰符號,這些殘片就是因為去年,因為經過祝融之後,然後銅鑼銅罄然後銅的殘片,我將它轉換成一個新的生命」。
遭火焚的廢墟,如今成為藝術基地,用另一股藝術的力量,成為優人記憶的痕跡,悄悄地在山林中迴嚮。火災後走過一年,這段旅程優人神鼓,有許多人的陪伴,文化部伸出援手,動用緊急救難金,民眾更是透過群眾集資協助共建,讓歷經大火淬鍊的優人神鼓,更為堅強。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誌群說:「這個山林的建設,就不只是我們自己團員,或是內部的人員,一起把它建設起來,而是靠著社會的朋友的力量,我們一起完成了這樣一個,優人神鼓的重建的過程,我覺得這個力量非常的可觀,非常地讓人感恩感念在心」。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說:「它應該可以成為一個平台,而且它應該成為一個,創造力的平台,還有讓人們想要在這麼近的距離,就是接近大自然的一個平台,來這邊很自在地做,而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在這個地方,這才是家,就是打開門讓客人進來這樣,然後吃頓飯這樣」。
排練場旁被焚燒的老香楠樹下,竄出翠綠的嫩芽,如同優人神鼓浴火重生的生命力。32年前優人的鼓聲,從老泉山穿透山林,將台灣的聲音,傳遞到世界各地,大火後一年的優人神鼓,再次於山上從心出發,開啟更撼動人心的新篇章。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