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名實不符? 機車貨物稅惹議

謝昀燐 張容輔 劉俊男 戴榮賢 李詩健 報導  / 台北市

台灣有一種稅制叫作貨物稅,從民國35年就開始針對「奢侈品」所課徵的稅,包括機車、汽車、電視、玻璃、罐裝飲料等等,但隨著時空背景轉移,這些東西早就成了日常用品,但仍然要課10%-30%的税金,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合理嗎?這一週的真相急先鋒,我們帶您關心獲物稅爭議!

摩托車或許你我都有一台,上下班也騎,到巷口買菜也騎,兩輪蹤影遍布全台,我們有著機車王國的美名,台北橋奇景,更是頻頻登上國際版面,但你知道,宛如台灣人雙腳的機車,每買一台不只要給車商賺,我們還得負擔17%的貨物稅,上繳國庫,這樣的稅收你覺得合理嗎?

細心呵護擦拭保養,他是阿彥,上個月購入人生第3台機車,車價是他月薪的2.8倍,跟許多人一樣,阿彥必須以機車代步上班,前一台車騎了8年,車價是當初薪水的2.3倍,今年因為車禍而報廢,他很感嘆在台灣買機車,不但單價高而且薪水永遠追不上,車價的漲幅,機車族阿彥說:「如果說10幾%的貨物稅的話,它其實就已經1萬多在裡面,對於生活必需品來講,其實有點不公平,因為畢竟我們像什麼衛生紙啊,柴米油鹽醬醋茶,那個就沒有所謂的貨物稅。」

依目前市場行情來看,最便宜的125完稅價,5萬元上下,其中貨物稅6千多元,而上看9萬元的高規車種,貨物稅則是1萬多,若是貨物稅減低甚至取消,能大幅降低購車民眾的負擔。

消基會公共政策委員會召集人柏雲昌說:「對消費者來講,我一定需要這個工具,然後你又給我課那麼多稅,重來就沒有降低或取消過,拿那個錢去做什麼用呢,他也從來都沒有解釋過。」

記者謝昀燐說:「而機車貨物稅到底,該不該被課徵,還是得看它的合理性,事實上在早期的時候,貨物稅最主要針對的是,奢侈品來課稅,但現在全台機車1390萬輛,根本就算是民生必需品,因此財政部就做出解釋,它說機車不是針對奢侈品課稅,而是為了環保。」

財政部臉書講明,機車是造成台灣PM2.5濃度高的移動汙染源所以要課稅,貨物稅不能減,PO文一出,遭到各界強烈反彈,事實上針對機車空汙,已有隨油徵收的空汙費,還有每年車主繳的燃料費,再加上貨物稅,專家痛批重複課徵,一頭牛剝三層皮。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說:「這一份汙染既然已經在,空氣汙染防制費裡面課了,那你為什麼又能夠在,貨物稅底下說,你要透過外部成本內部化,那貨物稅這個地方再課,就沒有正當性。」

而且為了環保,機車族已經承受相當重的負擔了,來到機車行,第二代老闆陳大哥告訴我們,近15年機車配合環保法規,車價已經大幅上揚,車行老闆陳冠竹說:「以前的排氣管可能,一千多塊就有了,現在原廠的新型車子,因為裡面的觸媒也變多了,可能一支原廠管,到五六千塊都有。」

陳大哥以這台旗艦車款為例,2007年版本6萬元出頭,但歷經環保4期到5期,化油器改為噴射引擎,價格就多了1萬元,環保進程一路做到現在七期了,車價也到達了9萬多元,其中成本都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說:「從以前的第一期,到現在的第七期,它其實根據法令規定的數字來看,汙染已經降低了95%。」

面對排山倒海的聲浪,財政部依舊堅持拒刪貨物稅,面對重複課徵的質疑,它們一再強調,這是因應環保以及政策需求,彷彿跟民眾活在平行時空,機車發展到今日,幾乎已經普及到每個家庭,若無合理解釋強徵重稅,恐怕民眾難以信服。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