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采葳 陳建安 林志純 張俊譓 專題報導 / 台北市
機車族路權,近期引發爭議!台灣機車隨處可見,但數量越多,肇事案件也跟著變多。有機車騎士認為,台灣路權不平等,像是部分路段,內側車道禁行機車,但外側車道常常出現違停車輛,占用道路,逼得他們無路可走。橋梁機車道分流,也因為設計不良,讓機車族暴露在危險中。台灣交通問題,到底該用車種分流,還是車速分流,也是現階段機車族最大的訴求。
叭叭,整條台北橋放眼望去,機車擠得水洩不通,這是每天上班尖峰時刻都會出現的景象,但綠燈一亮才是機車族一天的考驗;左腳卡在輪下痛苦哀嚎,46歲的外送員和水泥攪拌車碰撞,因為靠的太近再加上視線死角內輪差導致意外發生,消防人員出動千斤頂頂舉帶將男子拖出,還好沒有生命危險。
只是騎士肉包鐵,路權不平等的情況下,騎在路上到底有多危險?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常務理事吳祥瑀說:「內線車道有寫禁行機車,但是外線車道沒有寫禁行汽車,往往機車可能只分到4分之1、5分之1,或者是可能會更少,大量一個車子要行駛在這麼小的,這麼窄小的機車道上面去,就常常會衍生一些車禍。
台灣機車總共有1430多萬輛,比汽車多了整整1.7倍,道路交通卻用車種分流而不是車速分流,數據會說話,110年肇事車種以「機車」最多,總共有20萬71件占了55.85%,而路口狀況百出,下秒可能就會發生碰撞,車門一開騎士硬生生撞上,但這一撞80歲的騎士重傷,後座乘客更因腦出血送醫不治。
部分路段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外側車道若遇上違停車輛,壓縮到慢車道行駛空間危險性變高,機車只能夾縫中求生存,騎士說:「就也不是說機車一定很慢,汽車也可以很慢」,騎士說:「(道路)都給車子用,然後我們機車根本沒有地方可以騎,而且很危險視線死角,我們防他他不一定防我們」
機車兩段式左轉,但待轉區不是車格太小就是車流量大,待轉區變待撞區讓機車面臨種種危機,又因為機車行駛外側車道,碰上大車轉彎容易遇視線死角釀禍,另外橋梁機車道也常遇上積水車道窄等狀況,要是設計不良發生車禍,車輛一多也會導致騎士反應不及,救援更因為車道狹窄讓救護車進出困難。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趙晉緯說:「國內早期因為汽機車混流的關係,在路上發生相關的一些碰撞,所以說有些縣市政府,是推動所謂的汽機車分流概念,所以法規並沒有強制說,汽車跟機車是所謂的車種分流這概念,基本上還是要回歸到地方政府(改善)」
強調交由地方政府決定,但改善措施民眾看不到,機車族只能上路抗議守護自己的道路平權,這心聲中央地方真的聽到了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