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延燒 台灣如何從晶片之戰勝出?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議題是,當晶片成為美國與中國的政治角力籌碼,美國強化對科技業的限制措施之後,其他國家也不得不跟進,台灣如何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繼續扮演關鍵角色,我們一起來了解。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是隨著選舉落幕之後,我們還是要回歸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可是台灣的產業到底在選舉或者是疫情過後,我們要怎麼布局,談到這個的話,當然就要談到台灣的護國神山半導體,半導體在地緣政治的壓力之下,其實越來越撲朔迷離,各種的說法都有,有人認為隨著最近台積電的股價開始由低點反彈,代表台灣半導體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甚至很多人認為台積電護國神山的位置,還是會一如既往的鞏固,當然也有些負面的影響說很多各個國家的區域分化,都想發展半導體,台灣的半導體怎麼會沒有影響,這種說法其實見仁見智,沒有人說得準。

不過11月23日我們看到,繼美國10月7日,所謂對中國的出口禁令之後,歐盟也宣布了高達430億歐元的晶片補貼法案,這個事情來得非常突然,因為大家都知道其實歐洲跟美國在大西洋的兩岸一直都是同盟國的概念,不過看起來在半導體這件事情上面,其實雙方有了歧異,為什麼很多人在說,歐盟會突然宣布這個所謂的晶片補貼方案,這個東西在各國議會通過之後就會執行,現在看起來在所難免,其實事實上如果有人回去看數據的話,在2000年就20年前的時候,其實歐洲整個半導體的產值占全世界有高達24%,到現在降到了8%,所以這個補貼方案是希望把歐洲在半導體的市場份額,或者是產值提高到20%,在2030年之前。

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大家都知道半導體其實現階段在產業競爭裡面,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然後隨著美國8月份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到後面的500多億的晶片半導體補充方案之後,其實歐洲的壓力就很大,為什麼歐洲壓力很大,其實在半導體設備裡面,歐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譬如說荷蘭的艾司摩爾是很重要的光刻機的提供商,而它又是中國,中國又是它很大的一個客戶,所以當10月7日美國宣布對中國的出口禁令之後,其實歐洲就坐不住了,因為其實我們看到,德國總理蕭茲是第一個到中國在G20之前就見了習近平,所以歐洲其實也在考慮自己隨著能源危機,跟經濟衰退的陰影之後,到底歐洲的產業,尤其各個國家各懷鬼胎,要怎麼去推動,事實上我們認真來看,為什麼半導體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首先其實如果了解半導體發展的人,都知道半導體晶片最早的客戶本來就是軍用的,譬如美國的彈導飛彈就是美國半導體晶片發展的時候很重要的客戶,之後隨著美國它為了要降低成本,開始把一些晶圓代工甚至包括封裝測試往亞洲移,最大的受益者我們都知道就是台灣跟南韓,可是在這個過程裡面它又發現,台灣跟南韓很多的人才把半導體技術帶到中國,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美國其實就越來越憂慮,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其實在整個發展過程裡面,隨著超級計算機,還有數據中心的崛起,美國也開始警覺到如果不能掌握半導體的最高端技術,在將來的大國競賽裡面也可能會落敗。

因為這上面三個因素,所以美國其實變成率先出招,開始針對半導體有了一波接著一波我們看到的動作,那回到台灣,隨著台積電最近股價上漲,我們也看到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從參加了APEC的領導人峰會回來之後,看起來其實對於地緣政治有一些緩和,就是覺得說好像地緣政治沒有他想的這麼嚴重,甚至強調他會去參加美國,台積電建廠的開工典禮,這聽起來是好消息,不過其實我要特別提醒的是,其實我們在10月初的時候看到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作者,叫Chris Miller,他曾經出了一本書叫《晶片戰爭》,裡面特別強調其實他認為美國在最近的一些所謂鷹派的做法,他覺得是合理的這個東西也得到了很多國際媒體的追捧,包括《經濟學人》,甚至包括GOOGLE的前董事長Eric Schmidt,他甚至認為說其實美國在這個時候確實必須要特別注意台積電占有全世界高級晶片,尤其尖端晶片過高的比例,甚至美國的國防部長也強調,其實半導體晶片確實是跟國防安全有關必須去注意。

所以隨著這本書出來,甚至成為亞馬遜的暢銷書,代表全世界在追逐半導體裡面每個國家的動作只會越來越大,台灣其實不管怎麼樣,雖然現階段在半導體上面我們確實是執世界牛耳,可是隨著各國的頻頻出招,我們剛剛講到的只有跨大西洋的歐盟跟美國,可是認真去注意的話,包括南韓包括日本,甚至包括印度甚至包括中國,都有半導體新的戰略出來,而全世界的整個趨勢看起來,所謂的鷹派,或者是民族主義的呼聲越來越強,會不會影響台灣,當然會影響台灣,所以我覺得其實選舉過後,隨著選舉的落幕,如果政局能夠穩定一點,半導體到底怎麼樣,能鋪好戰略,我覺得對於台灣下一階段的產業競爭,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最近有關半導體前緣發生的一些事情,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世足看華視>>>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