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長大 魚變少變小|下一代 魚季猶存?|華視新聞雜誌

葉郁甫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基隆市

2023年3月4日,全球的海洋守護者們,迎來歷史性的一刻,聯合國正式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決議在2030年前,必須保護全球30%的海洋,為海洋生態爭取休養生息的空間!守護海洋成為全球共識,環境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則和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學者,共同發布了一份最新調查報告,內容揭露,魚市場販售的魚隻、體型普遍過小。像是民眾常吃的白鯧、竹筴魚、和黑喉、白腹鯖等等,都有超過七成的魚,沒有達到成熟體長。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反映出沿近海的魚,來不及長大和繁殖就被捕撈呢?透過我們鏡頭,一起來關心,海洋資源枯竭的迫切危機。

三月中的基隆外海,一早風和日麗,看似出海打魚的好日子,漁家們卻越釣越洩氣。船長王銘祥說:「這就是鯖魚群整群在下面,以前魚很多的時候,比如牠在20米或是40米的地方,整排都是紅不隆咚的。跟過去比差很多差很多差很多,以前我們一出海隨便看就是,就找魚隨便找都有。」

魚探顯示水下30公尺有動靜,海面上也有一群鯖魚正在躍動,看準位置海流放下釣勾,電動釣竿作動聲,海域內繞了又繞,魚竿那一端始終靜悄悄,空手而歸的大有人在。漁民無線電對話說:「魚都跑回家睡覺了,你去哪找。」漁民的自我解嘲,其實是對現實的無奈,時間回推三年,同一片海域同樣的釣法,只要漁民肯出海,一定有收穫。

船長王銘祥(2021.12.10)說:「這一串至少30條,我們來算一下喔,哈哈哈超過囉,才剛放下去不到一分鐘,馬上魚就來了趕快。」船長王銘祥說:「以前鯖魚一尾重量都一斤多,現在都四、五兩而已很慘,又少還會沒收穫,人捕魚的技術越來越好,魚的生殖能力卻沒有變,不用說當然越來越少。」

魚越抓越少又越抓越小,不願面對的現象似乎悄悄發生中,難道大船入港,豐收只是表象。簍中的大魚活跳跳,正中午的高雄蚵仔寮魚市拍賣場,人聲鼎沸,魚販這一頭秤斤論兩,那一邊盤商忙著搶標,不過採訪團隊和學者的目光,都聚焦在一旁的小籃子。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這個白腹鯖,應該是慢慢進入季節了,這個如果以我們查到的資料,32公分來講,這個都還沒有到。」

任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魚博士何宣慶2023年從集散第一線,展開新的調查,體型縮水的不只鯖魚,饕客心裡的台灣十大名魚,榜上也有名。何宣慶說:「這個黑喉非常小,這個黑喉的參考值是31公分,牠的50%性成熟體長是31公分,今天看到的幾乎沒有。我的手是23公分,這大概20,大概19、20公分,盤仔這個完全都小於參考值,這大概多大,這大概10到12公分。」

何宣慶說:「LM50是代表說,50%性成熟的大小,那這個在漁業上面,他們可能用這個來表示,達到這個標準,牠就可以維持牠的族群。」假設某個魚種的LM50參考值,是18公分,意思就是小於這個體長的魚隻,超過一半的個體無法繁衍後代。

綠色和平組織跟學者,以近十年前的文獻為基準,台灣沿海近海經濟魚種,白腹鯖最危急,100%低於參考值,黑喉樣本數最多,比例也多達99%,餐廳最常見的竹筴魚馬頭魚,盤仔跟白鯧都有相同狀況。何宣慶說:「這兩個都是黑喉,大的跟小的,一般來講,以前大家喜歡吃大的黑喉,所以這個價格很高。」

何宣慶說:「這麼大的魚,牠可能在過度捕撈的狀況之下,牠要提前性成熟,這個在小黃魚就有這樣的例子。大陸沿岸的小黃魚,在每隔十年、二十年左右,牠的性成熟體長,降低得非常地快,因為牠很快就被撈走,撈走之後牠就要趕快性成熟,去補充牠的族群。可是問題是小型的魚類,牠的孕卵數低,牠的卵的品質差,反而孕育出來的下一代,存活率是更低的,這個我們幾乎都可以預見,黑喉如果繼續用這個方式抓,大概就會有類似的狀況。」

何宣慶說:「這是比較少的,牠這個應該是在這附近海域釣的,我們會買這種魚回去做研究,這個紅雞魚,紅雞魚大的要大概30公分,這個都是很小的小魚。」

來到市場外圍,未成熟的魚隻也比比皆是,魚體變小,成了另一種適者生存,為的是防止族群被一網打盡。

記者葉郁甫說:「我們實際來到蚵仔寮漁港的拍賣市場,主要的漁獲在這裡批發給盤商之後,剩下同樣被網子撈起,體型太小的經濟價值較低的,就會被歸到這邊的下雜魚種裡面,用來當作飼料。但是其實也很多像是盤仔,這樣子的經濟魚種,因為還來不及長大,也被歸到這邊的籃子裡。」到了下雜魚堆,不分盤仔跟赤鯮,因為剩餘價值,對店家來說一樣低。魚

屏東東港華僑市場裡,客人已經上門點貨,去鰓除內臟越快越好,市場機制只談供需。東港魚販謝先生說:「這野生的,你漁網放下去也不知道魚大條還小條,這深海魚基本上抓起來存活率很低,放回海裡也活不了,所以乾脆拿來賣。」

不論大小魚貨有人買,店家跟漁民哪有不賺的道理,民眾生計不能不顧,連帶影響了約束成效,過去抓不抓抱卵母蟹,就曾經歷了一番拉扯。漁業署漁政組副組長劉家禎說:「蟳蟹來講的話,我們新北的蟳蟹是大宗,討論過以後,大家達成一個共識,禁止撈捕抱卵母蟹的這個期間,我們把它拉長。漁民當然會說他有收入受影響,造成他作業有一些困擾存在。海巡署合作的部分,一個月會出去大概20航次左右,海巡署派艦,我們派人上船去協助查緝,如果有違規的話,我們就依漁業的相關規定做處理。」

但是向海洋過度預支,終有一天大家恐怕沒魚可吃,要立竿見影得回歸法制面,其實去年在帛琉復辦的,「我們的海洋大會我國特使環保署長張子敬才向世界宣示海洋保育法訂定勢在必行

2023年3月3日,聯合國正式宣布,通過全球海洋公約,具體的作法,要在2030年之前落實保護全球30%的海洋。而捍衛海洋台灣跟上腳步了嗎,早在2019年海洋基本法通過,確立台灣必須通過海洋三法,然而三年多過去了,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只聞樓梯響,僅有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跟著上任的新內閣,有望在2023年兌現。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2023.3.9)說:「搶救漁業下一代,政院速過海保法。」行政院交通環境資源處處長陳盈蓉(2023.3.9)說:「海委會評估之後,暫時可能還是維持現在的案子,既然海委會評估是這樣,我們就會予以尊重,會盡速趕快來提院會來討論。這個會期,我們一定努力這個會期送,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送,最重要是這個會期,立法院一定要接到。」

產業扶植準備發車,如果缺了資源保護的煞車機制,又是另個浩劫。鍾孟勳說:「其實我們可以理解,政府希望產業被發展起來,可是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或是我們不能忽視,其實我們生態正在面臨危機。這個產業只是一個飲鴆止渴的狀態,就是它只能發展一下下,可能就沒有辦法,漁業也好或者其他的海洋生態產業,生態如果變得不健康,其實最後它所造成的結果就是,這個產業是不能永續下去的。」

不論民間版或政院版草案,重點都在明文確立海洋保育區。法條說明中,參考的代表性國家,美國設立兩千多座海洋保護區,澳洲視地區生態發展保護區系統,帛琉則是把專屬經濟海域80%列為禁採捕庇護區,而瑞典丹麥跟德國,在海洋保護區內再設禁漁區,重重限制約束人類捕撈,因為還有個不容忽視的複合因素,地球環境變遷。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副所長葉信明說:「魚體變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海洋環境的改變,例如說近幾年來的氣候變遷,甚至我們正常的地球的海洋,數十年的週期性的變動,也有可能造成單年度的魚體,會變得比較小。有關於魚體變小,可能最多只能追溯到,例如像鱈魚這種一百年的漁獲資料,你可能採樣要全面性,你可能採樣偏差,就會造成魚的大小可能會有差異。例如說我可能捕捉的海域,甚至時間我捕捉的季節,可能會造成魚體比較小。」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說:「這個是赤鯮,赤鯮在我們這次的調查,其實數量比較少,所以我們會再繼續增加資料,然後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有效的分析。」追蹤調查需要時間,有更多數據堆疊,才能對群眾形成說服力。

顧及魚販感受,數據蒐集靠對比,不能當面丈量,民間調查團隊培訓形成中,也不乏年輕成員。學生陳昱丞說:「我算長期都在這邊,會做一些生物的採集,然後慢慢就會發現,可能生物的多樣性會變成一些常見的物種,或者是它的量會沒有那麽多,所以就會有興趣想來參加。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去研究,去看牠們體型的變化,什麼價格的波動之類的,才可能去了解,牠們實際上是不是有受到影響。有可能就變成只剩下一些養殖的魚類,常見的養殖魚能吃而已。」

下一代魚季猶存嗎,這是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人為污染過度捕撈,在海洋上演的危機總和。何宣慶說:「如果以父母的角度,大家其實很想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顯然我們看到這個的環境也好,看到魚類資源被過度利用也好,這其實是很不利於下一代的。如果說我們可以真的留一點什麼東西,我們真的要把好的東西留給下一代,那我覺得,我們應該把海洋資源留給下一代。」

當魚類也面臨少子化,大海未來會給出何種回應,端看人們如何面對現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