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絹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林清華 攝影/剪輯 / 土耳其
「百年之國震後再起」特別報導。在土耳其西南方的Ispata,是種植玫瑰的重鎮,每年五、六月是玫瑰的產季,早上5點就會開始人工採收。玫瑰之都迎來了豐收季節。同一塊土地,向南深入重災區,卻停滯在地震創傷的那一刻。
步伐越來越快,走過一間間倒塌的房子,災民在強震後重返家園。家門就在眼前,他卻慌了。敘利亞籍災民說:「這都是我的,這裡是我家,我的個人用品,這些都是我的東西,我的衣服、我的皮帶,這件牛仔褲是我以前工作的時候穿的。」
日用品散落在房子裡,值錢的電器
站在家門口好久不捨淚別,這是安塔基亞,經濟條件比較差的社區,大多住著敘利亞人。據統計約有200萬敘利亞難民,居住在重災省
在加濟安泰普往馬拉什的山區公路上,
華視記者林乃絹說:「像這樣子的帳篷搭建空間,其實在土敘邊境很容易看到,很多敘利亞人來到土耳其,如果沒有地方住,他們就會用這樣子的臨時帳篷,一住就是好幾年,全家人都住在這一個小小的空間裡。」
原本的敘利亞難民帳篷區,在地震後多了土耳其災民。不論國籍他們面臨同樣困境。土耳其籍災民說:「在旁邊帳篷區裡,有一名懷著雙胞胎的婦女,她臨盆前最後一個月過世,未出生的雙胞胎也沒活下來,只有孩子的父親還活著。」
嚴苛的生活條件,讓生存難上加難。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地震倖存者恐怕遭受「次生災難」,意思是災難過後,因為極端氣候、水電、燃料短缺,間接造成的威脅。華視記者林乃絹說:「我們在這邊有遇到一戶,是土耳其的家庭,媽媽抱著的小朋友只有3個月,她就是在地震過後才出生的。在這樣子的環境下長大,其實也是象徵一個新生的力量。」
急難救助、安頓關懷、復建重建,是國際賑災三階段。震後4個月,將步入中長期的規劃。阿德亞曼市長SüSüleyman Kılınç說:「目前我們為市民,提供組合屋的安置服務,我們也提供租屋的協助,同時正在建設,TOKI(國家住房發展管理局)社會住宅。」官方建置的組合屋社區啟用,解決了居住問題。
完成了安頓,但地處偏遠山區,後續就學就業都是難關。華視記者林乃絹說:「馬拉什省在地震過後,搭建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組合屋區,總共有1181個組合屋,提供給土耳其、敘利亞和庫德族的災民臨時居住。為了維持正常生活,這邊還特別搭建像幼兒園的空間,提供小孩每天接受教育。」
當我們想進一步了解,管理單位卻禁止採訪災民,只強調各族群相處愉快。組合屋就學真實情況,是否隱含族群衝突或資源分配不均,答案無從得知。同一時刻,人道組織投入社區重建。
位在土敘邊境的雷伊漢勒原有10萬人口,因為敘利亞內戰移入12萬難民。強震後,大量災民湧進這座小鎮。上課時間還沒到,學生們已經等在門口,一開門人聲鼎沸,英文、土耳其文、阿拉伯文,三種語言課在不同教室進行著,現在每天迎來超過250名學生,比地震前多了一倍。
英文老師費拉斯(Firas Hac Bergus)說:「我們的長期計畫,是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因為我們相信,教學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我們鼓勵所有學生所有孩子,參加各種不同活動,能協助學生融入社區及附近地區。」
讓敘利亞難民二代異鄉
物資急難救助只能短期支援,物價通膨再加上震後租房供不應求,生活重建是長遠課題。孩子就學回到正軌,職能培力則給了婦女們經濟獨立的條件。
編織師傅法蒂瑪(Fatma)說:「我覺得很有趣,當我喝著自己最喜歡的飲料,看著這樣可愛又漂亮的杯套,而且製作時間只需要一天。事實上,編織工作為婦女們,提供了心理和經濟上的好處,婦女們因為先前國家戰亂的經歷,再加上現在的生活條件很糟糕,在這裡有工作,可以幫助自己的家庭解決經濟危機,同時也讓她們累積專業經驗。」
一針一線編織,手工織品
災後重建,最大的挑戰是長期永續,非政府組織為災民和難民「賦能」,打下經濟根基,才能靠自己重新站起來。
台灣中心副理迪亞(MH Diaa Aldin Alshami)說:「有了這個編織工作坊,婦女跟我們一起上班,就能幫助她們的家庭。有些男人雖有工作,但薪水不高,如果妻子也工作的話,就算錢不多也有幫助,可以讓孩子繼續讀書,甚至支撐整個家庭。現在就連土耳其人,也會進來中心跟敘利亞人互動,在這牆內,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人人平等。」
大震之後,期待修補大地的滿目瘡痍,撫平災民的遍體鱗傷。兩個太陽高掛天空,伴著雲彩,土耳其迎來了幻日奇景。雨過究竟是天晴,又或是另一波衝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