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記 人工生殖的難題】同志求子夢|華視新聞雜誌

游凱茹 採訪/撰稿 梅志銓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19年,台灣同婚專法通過,至今屆滿5年,同志族群成家的權利,受到國家法律保障,但爭取生育權卻是未竟之路。2022年行政院委託同志團體,進行我國多元性別者生活調查,其中20到29歲同志族群,生養小孩的意願為42.8%,30到39歲則為36.2%,顯見他們三成以上,對生養小孩都有所期待。但礙於現行的人工生殖法規定,使用者為不孕夫妻,因此不論男、女同志家庭,想要生子都得遠赴海外才能圓夢。男同志需要購買卵子、尋求代理孕母,女同志則是得購買精子,選擇IUI人工授精或IVF試管嬰兒方式,才能生育和自己有血緣的孩子。持反對意見的團體認為,未來在孩子的身世告知以及社會眼光,都將是他們和下一代可能面臨的考驗。同志家庭的生育權,法律是否該鬆綁,繼續是我們的深入報導。

2019年台灣同婚合法後,多元成家,同志家庭他們想生子的渴望。同志家長Danny說:「對小孩的愛,是沒辦法從其他的地方得到的。那種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有那種愛,給予那種愛的可能性,我們希望有個小孩。」

Danny和Alan,兩人愛情長跑超過20年,婚後想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卻得飛越1萬2千公里,海外求子才能圓夢。同志家長Alan說:「美國是一個代孕合法的國家,我們選的方式是診所裡面的卵子庫。20幾顆當中再做培養基因檢測,扣一扣大概(形成胚胎)是10幾顆而已。」

他們的這條生子荊棘路,也是台灣許多同志家庭共同經歷,想要有個至少和自己另一半有血緣的孩子,卻被法規排除在外不得其門而入。台灣人工生殖法第1條開宗明義,保障的是不孕夫妻。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祕書長黎璿萍說:「夫妻的這個字眼,就限定必須是已婚的異性配偶。第二他們明定了人工生殖協助的對象,是指病理性的不孕。在同志伴侶身上,並不是基於病理性因素沒有辦法有小孩,而是所謂的社會性不孕或是關係性不孕。」

同志家庭在台灣無法擁有合法生育權,在衛福部預告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則將受術夫妻改為配偶,國會三黨對於開放對象程度各有立場。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說:「如果我們要照顧到同志,所以字眼就會變成是配偶。因為我們允許他們同婚,他們認為家裡有孩子,是他們幸福的要素,他是有權利追求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說:「不孕配偶,就符合我們多元成家的精神。」民進黨立委范雲說:「至少拿掉夫妻這個字眼,開放單身女性還有女同志伴侶使用。」

之所以對於使用對象的界定有不同見解,關鍵在於男同志家庭,必須借助第三方女性子宮,一旦納入,意味著勢必得開放代孕。同志家長Alan說:「我有聽過一個專家的分析,如果國內以這個法律通過的話,可能可以省個300萬左右。」

男同志家庭想孕育下一代,必須購買卵子,培養胚胎並尋求孕母。以赴美國為例,費用至少16萬美金,相當於新台幣500萬起跳。同志家長Alan VS.同志家長Danny說:「我們大概換算是500多萬台幣,再加上俄羅斯的就逼近要600萬。」

記者游凱茹說:「那這麼驚人的數字,一個小孩子,你們是怎麼去看待這樣的事情。」生命無法用金錢衡量,但高額費用著實驚人,最擔心是滿懷希望卻期待落空。Danny和Alan,也曾經嘗試到俄羅斯求子,一切看似順利卻出現意外插曲。

同志家長Alan VS.同志家長Danny說:「後來醫生跟我們說,俄羅斯立法院類似正在修法,要禁止外國人代孕。醫生也提供了千奇百怪的方式,譬如說第三個國家去做,去吉爾吉斯做,可是我們對於這個國家太陌生,而且也不熟悉。前前後後耗費大概快一年的時間,匯過去的金額,他已經壓在那邊,沒有辦法退還給我們。」

比較各國代孕法規,美國47州提供商業代孕,不論對象國籍。加拿大、澳洲、英國採無償代孕,生殖機構無法招募孕母。俄羅斯原本開放商業代孕,但2022年計畫修法禁止。泰國則是在2015年突然立法規範,僅提供無償代孕而且只限本國籍。

黎璿萍說:「我們遇到很多個案,是孩子已經在泰國出生,甚至已經2到3歲,可是卻因為沒有合法文件,所以沒有辦法取得回來台灣的身分。即便帶回台灣也只能用觀光簽證,短暫的方式可能居留2到3個月就必須回去。沒有辦法正式入籍,或者後續要透過跨海官司,取得孩子相關的身分,曠日廢時。」

游凱茹說:「當實驗室接到有精子卵子輸出需求時,胚胎師就會協助,從大型的液態氮桶,轉移到運輸公司提供的液態氮桶。他們會將液態氮充至8分滿,確保卵子精子,安全運送到海外生殖中心。」

新光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毅評說:「也有人選擇是人過去,譬如男同志精子,可以人過去在現場取精,這樣的成本會比精子過去便宜。」李毅評說:「卵就比較麻煩,因為卵必須要打排卵針。那打排卵針飛出去一次取卵手術,在美國收費是非常高的,所以變成比較多人會在台灣取卵送出去。」

台灣現行人工生殖法明文規定,不得從境外輸入捐贈生殖細胞,這意味著精子或卵子都進不來,只能想辦法送出去。根據運輸距離計費,以美國為例大約3千美金,新台幣近10萬。

2024年5月才喜獲麟兒的賴紫綸,她和另一半Candy,決定採取IVF試管嬰兒生小孩。療程包括在台灣健檢打排卵針,加上兩趟飛到美國購買精子取卵植入,總計花費近2.5萬美金,新台幣約80萬。同志家長賴紫綸說:「對我們來說可能在台灣去一般異性戀做(人工)生殖,是這麼地方便,或許只是比較知名的附近診所,然後10萬至20萬就可以解決,就會覺得很羨慕。」

女同志家庭縱使不需找代理孕母,還是得評估身體狀況,考量金錢花費,選擇適合的人工生殖方式。女同志家庭Mia和阿Bow,選擇的是IUI人工授精方式,成功率最高只有2成,但是因為到美國停留的時間短,金額也比做試管嬰兒便宜一半左右。

同志家長Mia說:「我們曾經真的在飛機上,就是黑漆漆然後自己拿手電筒,幫自己打破卵針跟排卵針。因為要提上飛機,所以還要申請醫生證明,那些針劑是都需要冰的,所以我們要提一個袋子,裡面放很多的冰磚,然後把藥全部都丟在裡面。」

三度跨海求子,Mia在2022年成功誕下小寶貝。不過全程陪同的另一半阿Bow,依據法規必須經過繼親收養,由政府單位派社工訪視,通過評估才能成為孩子合法母親。Mia說:「荒謬,我為什麼要再跑一次,我為什麼要經歷過被人家評估。不是我就我太太,要被人家評估,適不適合當人家的媽媽。」

依照衛福部修法草案,未來同志家庭透過人工生殖誕下的孩子,則視為婚生子女,親權不受質疑,但血緣身世是否需要揭露。

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祕書長單信愛說:「同志家庭孩子,他的血緣必然有一方是來自捐精或是捐卵,那就牽扯到第三者,開放之後會非常地複雜。」黎璿萍說:「台灣現行的制度,全匿名捐贈這件事情,有沒有可能去調整改變,而不是去禁止人工生殖。」

相較一般使用人工生殖的夫妻,同志家庭的孩子,身世告知似乎是必考題。以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精卵捐贈採匿名制,醫療機構應告知種族膚色和血型,提供使用夫妻參考。修正草案增訂了所生子女也有知的權利,但捐贈者身分無法透露。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昀嫺說:「最早使用匿名制的歐洲國家是瑞典,後來他們改為揭露制,面臨一個後果,那就是捐精人數雪崩式地下降,那這個不是更直接阻礙他們的求子之路嗎。」范雲說:「要維持匿名的可以匿名,那如果有些捐精者,他覺得可以被知道的話,他的使用者也覺得OK的話,是不是可以就雙軌並行,我覺得也是可以考慮的。」林昀嫺說:「我必須要說的是,這裡面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我覺得那是要看一個國家,是怎麼看待家庭這件事情。」

孩子是否有機會,尋找真正血緣上的生父生母,之所以被提出討論,在於聯合國兒童權益公約第7條,兒童出生後,有知道自己父母,受他們照顧的權利。面對無法得知的身世之謎,可能會造成心中遺憾。單信愛說:「國外有捐精的後代,當他在學校裡面聽到同學們在討論,關於他們家族的故事時,他常常覺得聽了會非常痛苦,因為他這方面他是空白的。」

同志家庭孩子瑩瑩說:「他其實是會理解的,如果你有好好地跟他講為什麼會這樣做,為什麼會由這樣子的方式出生,為什麼他出生之後,在一個家庭裡,沒有跟他有血緣關係的爸爸或是媽媽。」

18歲的瑩瑩,身分證上有兩個媽媽。幼稚大班時爸媽離婚,媽媽偉伶的同性伴侶琦琦加入她們,成為家中的一分子。瑩瑩說:「無論是兩個同樣性別組成的家庭,還是兩個不同性別組成的家庭,其實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我家長的性別是什麼,最重要的是我有沒有獲得我所需要的愛。」

過去台灣法令將家庭定義為,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未來如果同志家庭,爭取到合法生育權,社會如何看待,是否有足夠包容性。Mia說:「他們沒有既定印象,有爸爸媽媽的家庭才叫做好,隔代教養叫做不好,同志家庭叫做不好,單親叫做不好,我覺得這些標籤都是成人給予的。」Danny說:「家庭有不同的形式,有些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有些是兩個爸爸,有些是兩個媽媽,只是剛好他出生在一個,兩個爸爸的家庭裡面。」

人工生殖法該不該納入同志家庭,是一場倫理思辨還是平權爭取,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台灣社會準備好了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