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愛到非洲-衣索比亞野有餓殍

綜合報導

  非洲由於長年的乾旱、內戰,導致嚴重的飢荒和死亡,這些年來,我們從媒體的大量報導,已經對非洲普遍烙上了餓莩遍野的印象,其中以衣索比亞的飢荒景象最為悽慘。但是最近幾年,由於國際上不斷地援助,加上政局漸漸地穩定,衣索比亞人民已經逐漸地脫離飢荒的威脅,但是經過長期的戰亂、飢荒,衣國可以說是生產低落、生活的水準偏低、衛生醫療的條件更是奇差無比,因此人民的死亡率依然是居高不下。

  我們的慈濟功德會本著哪裡有災難,援手就伸向哪裡的精神,從今年二月開始,和法國世界醫師聯盟簽訂了合作計畫,由慈濟提供七十七萬多的美元,而世界醫生聯盟提供醫療、人力和技術,在衣索比亞廣大的北部高原、偏遠地區,建立了醫療網。四月中旬,慈濟功德會又組織了一個四人的訪問團,到衣國進行實地的走訪,這支訪查團深入衣國的北部高原,翻山越嶺、備極艱辛,為了採訪他們的行程,中央社也特別派了一組三個人的採訪小組隨隊採訪,並且將珍貴的畫面提供給新聞雜誌製作播出。

  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衣索比亞經歷了二次空前的饑荒,乾旱斷糧,疾病肆虐,數以萬計的人死於饑餓和傳染病,經過世界各國多年的援助,才逐漸走出饑荒的陰影,這二次的大饑荒,一方面固然是乾旱所造成,但是政治動盪和內戰不斷的人禍因素卻為害更烈。

  一九九一年,極端的馬克斯政權被推翻,由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組成的過渡政府,採取民主開放路線,才使得政局逐漸穩定,再加上世界各國的救濟奧援,饑荒的陰影終於逐漸掃除,如今,當你走在小鄉鎮裡,已經可以看到小規模的農產品交易市集,可見衣索比亞的百姓在溫飽之餘,還可以藉著這些剩餘的農產換來一點小小的積蓄,而在比較大的城市,更可以看到規模龐大的百貨市集,各種進步的民生用品已經應有盡有,比如這個位於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市集,因為販賣很多來自台灣的商品,因此市集的名字就叫做台灣。在這個市集裡,各種民生用品一應俱全,比如收錄音機、手錶、飾品、化妝品和款式新穎、花色艷麗的各式成衣,這裡每天都能吸引成千上萬,物質條件日益改善的衣國人民來這裡逛街消費。

  走在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邱吉爾大道上,兩旁高樓林立,路上行走的衣國百姓早已不是我們印象中,瘦骨如柴的模樣,從他們健康微笑的臉上,可以看到衣索比亞逐漸恢復的生機,但是離開阿迪斯阿貝巴,在衣索比亞廣大的農村地帶,由於糧食和醫藥的缺乏,道路系統和交通工具的嚴重不足,加上衛生條件極端惡劣,以至於貧病死亡的陰影,依然籠罩著廣大的偏遠地區。

  人民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幾歲,嬰兒死亡率居高不下,因而引發慈濟功德會選定衣索比亞,做為醫療救濟的對象,這一次由林堅熙醫師,所率領的慈濟功德會醫療調查小組,除了負責查訪醫療合作對象,「世界醫師聯盟」在各地工作站的執行情形之外,同時也藉著這個機會深入北部偏遠地區,真正體會衣國人民,在醫療衛生方面所面臨的困境。在深入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以北350公里的地區探訪之後,調查小組目睹了衣國廣大鄉村地區,惡劣的醫療衛生條件和衣國人民遭受疾病侵害,卻束手無策的慘狀。

  以北部的代比巴漢地區為例,這個地區面積廣達二萬平方公里,比半個台灣還要大,人口也多達二百五十萬,但是整個地區卻只有一所醫院,這一家醫院雖然有六十張病床,但是內部設施異常簡陋,病房通風不良,濕氣沈重,一股發霉的氣味令人作噁,病人在這種衛生不良的環境裡,病情實在很難獲得改善。

  訪查團的人員在參觀當中,發現醫院為骨科病人治療骨折,竟然是以齒輪懸掛竹籃,再在竹籃裡放置石塊,做為牽引矯正的工具,令訪查團的成員們嘖嘖稱奇,這種古書上記載的原始治療方式,竟然在這裡出現,訪問團為了查訪世界醫師聯盟,在衣索比亞北部地區工作站的執行成效,每天在崎嶇難行的深山野地裡顛簸前進,中間橫越無數的村落荒野,這些廣大的偏遠地區,除了偶爾可以看見世界醫師聯盟,在慈濟功德會資助下所設立的簡易工作站以外,看不到任何醫院和醫療設施,可以想見在這些偏遠地區一但發生急病,交通就是最大的難題。

  當訪問團來到瑪哈瑪達衛生中心,正好碰上一位流產的婦女來這裡求診,她的家人走了將近十個小時的路程,把她送到這個距離最近的衛生中心,無奈衛生中心設備過於簡陋,只能為她做最簡單的醫護,打一支針,這個可憐的婦女必須等到第二天,再被送到二百公里外的代比巴漢醫院接受醫療,由此可見慈濟對這些資源匱乏的衛生中心的資助,確實是雪中送炭,異常急迫。

  『很多地方都還要再整理,另外再增加衛浴的設備,飲用水的衛生工程,甚至還要給他局部發電的設施,這些都是要繼續再做的。』

  在深入偏遠地區訪查之後,訪問團人員發現了一個,和衣國人民健康息息相關的原因,也就是水源的衛生問題,在廣大的鄉村地區,衣國民眾每天要花費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尋找飲用水,對於曾經飽受乾旱折磨的衣國人民而言,有水可用已屬萬幸,那裡還顧得了飲水的衛生問題,因此,在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以北的高原和低地,到處看得到衣國婦女背著水甕,步行幾個小時,尋找小溪流和窪地瓢取飲用水,這些水往往是人畜雜沓,糞便紛陳的地方,各種蠅蟲清晰可見,細菌和寄生蟲之多更可以想見,但是大部分的衣國民眾就是直接生飲這些水,難怪水腫、霍亂、腦炎和各種腸胃疾病不斷。

  『它的飲用水衛生真的是非常地落後落後,在一個高原的地區找一個低窪的地方,低窪的地方雨水流下來以後,他就挖一個井,你可以看到井的旁邊都是羊大便,驢子的大便,他們看到那個水裡邊已經混濁不堪,還長了孑孓,蚊子的幼蟲相當大,那種孑孓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大,這樣的水,他拿回去,他沒有去煮,沒有像我們中國人一樣煮熟以後再喝,他不曉得有這樣的觀念。』

  雖然在世界各國援助下勉強脫離了饑荒的威脅,但是醫療、衛生交通...等等條件的惡劣,使得衣索比亞人民,依然難以擺脫疾病和死亡的陰影,四月十五日這一天,訪問團的交通車在北部惡劣的道路上破胎拋錨,立即有三位民兵前來保護,他們的職業就是保護被困在路中的車輛和旅客,以免遭到盜匪搶劫,而這三位民兵也向訪問團人員表示由於乾旱,他們幾乎沒有食物可以飽食,其中一位得知訪問團當中有醫生,趕緊撩起衣服,展示腹部嚴重的皮膚病,請醫生幫忙治療。

  在短短五天的行程裡,慈濟訪問團走遍了衣國北部高原偏遠地區,每天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幾百公里,團員們雖然備嘗艱辛,但是親眼目睹衣國人民的苦難,內心卻更加發願要協助這些無依無靠的病苦生靈,慈濟以一雙溫暖而又無遠弗屆的手,伸到遙遠的衣索比亞,使得台灣民間和衣國人民建立了珍貴的友誼,衣國雖然和我們沒有外交關係,但是台灣這個名字終將以友誼,溫暖和進步的形象,永遠烙印在他們的心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