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美國新盤算 "印太經濟架構"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對現代國家而言,加入國際經貿組織非常重要,而美國最近強調不會加入CPTPP,也就是我們台灣目前正在積極申請的這個經貿組織,相反的,美國打算另起爐灶,另外成立「印太經濟架構」這意味著什麼?聽聽財經專家丁學文的解析。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議題,在2022年的全球地緣政治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11月18日我們看到美國的商務部長,在拜登跟習近平好不容易有了視頻對話之後,很快地拜訪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然後在11月18日他公開地對美國會不會重新參與CPTPP,給了非常明確的答案不會,事實上他甚至強調,美國會重新另起爐灶設立一個INDO-PACIFIC The Economic Framework。

印度經濟戰略聯盟,這是非常大的新聞,那代表說美國其實對於傳統的貿易協議,已經不再想重新地涉入,事實上我們也知道,9月13日中國大陸突然宣布,突擊地加入了CPTPP之後,加上明年元旦即將啟動的RCEP,確實中國在傳統的貿易協議上處處插旗,事實上在整個亞洲地區來說,其實中國在經貿上面的影響力,其實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就把眼光拉回來去看,美國到底會不會重新介入印太地區,有關貿易協議包括CPTPP的涉入,所以這一次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公開地表示,其實已經確定了。

從川普後期到現在,也就是說美國並沒有放棄亞洲,但是除了傳統的軍事跟國防以外,在經貿這一塊一直為人詬病的方面,他決定重新用一個方式一個框架來做一個進駐,事實上如果我們認真去看印太經濟戰略聯盟,其實裡面是有幾個與眾不同的東西,他裡面特別強調供應鏈的韌性,還有數位經濟之後,包括隱私平台的資料的傳遞,甚至是一些資訊安全。

這很明顯的以供應鏈的韌性來說,其實代表說過去的傳統貿易協議,雖然也會提到一些,有關產業的布局,但基本上其實都是聊備一格,主要還是加強在自由貿易還有關稅協議的一些妥協上面,所以我們也知道美國絕對不可能再用過去傳統的貿易協議來應對未來中美對峙的一個全球的地緣政治的新局勢,因為如果有了解地緣政治的人都知道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包括日本包括歐盟甚至美國,一直在抱怨中國一直沒有真正轉型,作為一個市場經濟體,這一次新的戰略聯盟,肯定就是對準中國而來。

以供應鏈韌性來說我們也知道,現在全世界大家最擔心的,當然就是半導體的供應鏈,因為晶片的短缺,所以在這整個新的框架裡面,就是印太經濟戰略同盟裡面,我覺得台灣是很有機會的,因為這個半導體的供應鏈裡面,如果你了解半導體的,全球的Market Share,你就知道其實在半導體的整個市場份額裡面,其實美國在資本跟尖端技術上面,還是有49.2%的市場份額,而台灣大概有19.7%。

如果加上日本在半導體的材料上面的獨領風騷,其實日本台灣加上美國,在半導體這邊就很有發言權,更不要說沒有參與RCEP的印度,如果也納入之後,整個美國就可以在亞太地區重新建立他自己的灘頭堡,不過基本上印太經濟協議裡面,我們也注意到有3個特點,第1個就是說,其實美國已經明確地表態,他不會再去參與以傳統貿易協議為框架的一種戰略同盟,另外第2個他這一次特別選在WTO的第20次部長會議前夕去宣示,也代表說他希望這個新的戰略同盟能夠超越WTO,重新來取得經貿的主導權。

第3個是有關供應鏈的這方面,還有數位安全這一方面,很明確地是把台灣跟中國也納入這樣的考量裡面,這3個不同樣的因素代表說,其實美國已經非常努力想要重新回到駕駛艙,在經貿這一塊亞太地區或者是印太地區能夠重新拿出他自己該有的話語權,在台灣的角度要注意3個點,以供應鏈韌性來說,其實雖然台灣在晶圓代工還有封測這一塊,在半導體裡面佔有的份額超過50%,不過台灣如何利用印太經濟戰略同盟裡面供應鏈的韌性這一塊,幫自己找到一個產業突破的突破口,這是台灣政府要去注意的。

第2個在數位經濟安全上面,未來資安也好或者平台之間資料庫的傳遞也好,台灣在這一方面的標準上面,有沒有談判的做好準備,而更重要的是台灣已經參與CPTPP,而印太經濟戰略同盟還好互相不衝突,可是在同步進行或兩條腿走路的過程裡面,台灣怎麼幫產業在印太經濟戰略跟傳統的CPTPP、RCEP甚至還有歐盟的這種傳統的經濟貿易協議裡面,去找到一個新的產業發展方向,我想都是台灣在下一個階段,需要認真思考的議題,以上就是今天我針對印太經濟戰略同盟提出的個人議題的看法,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週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