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暴跌看菜價

陳惠敏 蕭若華 報導  / 雲林縣

  民國八十一年下半年,國內的蔬菜價格連翻上漲,一斤青菜曾經賣到七、八十元,可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最近蔬菜的價格卻又節節下跌,一斤青菜還不到三塊錢,這樣一前一後的大起大落,不僅消費者難以適應,農民叫苦連天,也使得農政單位飽受批評,兩邊不討好,究竟本省的蔬菜價格為什麼經常的波動,到底有沒有穩定價格,讓供需平衡的方法?

  一月份時序雖然是冬季,但是天氣卻像春末夏初一般的風和日麗,站在田埂上一眼望去盡是又翠又綠的蔬菜,男女老少十多位農民正在田裡忙著收成。今天下午大家手腳都很快,不到兩個小時的工夫,就採收了一千多公斤的雪裡紅,一把一把新鮮的青菜堆得有半個人高,用乾稻草捆起來以後準備運到附近的運銷中心去賣,今年的冬天天氣特別的好,估計冬季蔬菜比往年要增產兩成,照常理來說豐收的季節農民應該是笑逐顏開才對,但是一般農民卻有一肚子的苦水

  今年冬季菜價低迷,確實已經創下十年來的最低點,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去年夏天幾次颱風豪雨使得蔬菜嚴重受損,菜價大幅上揚,延續到二期稻收割後,一般農民認為菜價不錯,在追高的心態下大量種植裡作蔬菜,加上十一、二月分天氣晴朗高溫少雨,蔬菜生長情況不錯,所以產量特別的好,生產過剩消費量沒有增加的結果,全省從北到南,蔬菜供貨量大幅增加。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平均每天的蔬菜需求量,大約是一千一百公噸,但是最近一個月來每天的到貨量,多達一千三百公噸,有時候甚至多達一千五百公噸以上,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使得平均每公斤十三塊錢的中盤價跌到九塊錢左右,而與去年最高的每公斤三十二元比較,確實有天壤之別。菜賤傷農,面對農民的抱怨,農委會從這個星期開始已經發動各地農會,和合作社與全省各地大消費戶,採取緊急措施,收購過剩的蔬菜。

  在這些緊急措施之下,各地農產運銷公司正積極配合各種促銷活動,以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為例,最近一兩個月來,農產公司透過台北市的十四家超級市場,全力促銷蔬菜,以上個月而言,就已經多銷售了將近四百公噸的青菜,不過在提高需求量的同時,農產公司也希望產地農民能充分配合。

  一連串的挽救措施或許很快使得菜價低迷,農民血本無歸的困境得到紓解,但是長期以來本省蔬菜價格暴起暴跌的情形,似乎更應該尋求改進之道,本省蔬菜夏季在遭到風災雨害,菜價高漲的時候,農政單位必須面對消費者的批評和指責,冬季蔬菜價格慘跌的時候,農政單位也得飽受農民的抨擊,菜價的起落之間,確實使農政單位兩面不討好。

  其實蔬菜是一種區域性、生長期短的農產品,農民都是利用一、二期稻作收割和插秧之間,兼種蔬菜,不但面積小,種類多,而且容易隨著季節和天然災害的影響,使供需情形產生很大的變化,以致於菜價忽高忽低,另一方面目前本省的農民都習慣於自由運銷,又缺乏充分的產銷資訊,市場秩序當然無法維持正常運作,所以改進產銷制度,有組織有計劃的生產和供銷蔬菜,應該是農政單位的當務之急。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預報,這個星期五開始天氣可能會轉冷,加上農曆年接近,公司行號的尾牙和辦喜慶宴會的進入高峰時期,蔬菜消費量慢慢增加,或許過完年以後的蔬菜價格會逐漸回升,不過蔬菜價格每三個月就大起大落的波動,一直是消費者和農民揮不去的困擾和夢魘,因此如何防止農民盲目種植,實施契約式計劃生產,加強果菜市場功能,改善運銷制度,應該是當前農政單位穩定農產品價格的首要工作,否則一旦到了幾個月後的夏季,颱風時節,菜價的飆漲又將是一個社會大眾和主管機關,既焦慮又無奈,重複上演的新聞事件。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