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直直漲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從農曆春節以來,國內的物價就開始蠢蠢欲動,二月份的國內批發物價,甚至創下了十四年來的新紀錄,究竟誰是這一波物價上漲的原兇?到底有哪些東西漲價?漲幅又有多少呢?

  從農曆年前開始的這一波物價上漲,主要原因是全球景氣復甦,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所致,由於民眾的預期心理,商人藉機哄抬,加上政府無法有效地監督,國內部分民生物資的漲勢,截至目前為止,還在持續地上揚。

  市面上的民生用品,悄悄漲價,那麼到底是那些東西漲價,漲價幅度又有多少呢?為了一探市場物價的漲勢,採訪小組走訪了零售市場、批發市場超市以及量販店,我們發現,台北濱江市場的果菜價格大致平穩,只有少數花果類和根莖類蔬菜,受到季節交替從今年農曆春節以來,國內的物價就開始蠢蠢欲動,二月份的國內批發物價,甚至創下了十四年來的新紀錄,究竟誰是這一波物價上漲的原兇?到底有哪些東西漲價?漲幅又有多少呢? 和天氣影響,菜價比較高。儘管菜價看似平穩,敏感的消費者卻已經感受到果菜市場,也出現莫名的漲價現象。

  在民生日用品方面,不論是批發商,量販店還是零售店、超市,沙拉油、米、衛生紙、紙尿布,都已經有部分品牌調高售價,打上新的價錢條碼,從漏打新條碼的紙尿片價格和新售價比較,部分紙尿片的漲價幅度高達一成,有些民生用品雖然定價一樣,份量縮水,等於是變相偷偷漲價,消費者卻無可奈何。

  不過市面上有些商店超市並沒有漲價,反而因為大批進貨,存貨量夠,而能夠以特價薄利多銷,從今年三月一日起,未經加工或者是只經過簡單處理的農林漁牧產品,免繳5%的營業稅,但是這一項原本就由消費者,間接負擔的營業稅免徵之後,卻只有少數商家降價嘉惠消費者。那麼究竟國內這一次的物價波動合不合理呢?我們聽一聽業者怎麼說。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曾經一度不合理飆漲到每公斤三百元左右的國內的蒜頭,目前價格逐漸回檔,不過今年春雨多天氣冷,收成不佳,因此價格又漸漸攀升,業者建議政府今年提早開放大陸蒜頭進口,並且增加進口量,以免端午節前夕會有人哄抬蒜價。

  大多數業者表示,這一次的物價波動,是反映成本的關係,而且只限於部分的商品。有的業者還保證,今年其它的東西絕不會漲價。業者說不漲價,但是民眾的預期漲價心理,所形成的大量的搶購需求,卻可能提供了廠商漲價的藉口。而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查價小組的調查,民眾盲目搶購的民生用品當中,很多東西其實價格十分平穩。

  最近國內物價波動的起因,主要是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上漲,帶動國內相關中下游產品的價格所致,因此今年二月份國內躉售物價,也就是批發物價的年增率為8%,創十四年來的新高紀錄,進口物價年增率,也連續兩個月超過了12%,潛在的消費物價上漲壓力,是業者漲價,民眾搶購的最大原因,經建會表示,國內的物價並沒有全面上揚。

  這一波國內原物料價格上漲,國內主要受影響的民生用品,包括了服飾、紙類製品、鋼鐵金屬、塑膠與橡膠製品,和國際原物料價格無關的其他民生物資,不約而同地也調高售價,似乎有藉機聯合哄抬之嫌,公平會正在密切觀察中。

  熟悉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勢的期貨業者認為,國內有些商品的價格漲得沒有道理,因為國際原物料對國內商品價格走勢的影響,照理說不會立即反映。期貨業者根據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勢分析,純粹以國際原物料價格的走勢來看,黃豆價格處於二十年來的最低檔,所以沙拉油漲得最沒有道理。

  根據最近十四年來國內的物價走勢來看,消費物價與批發的躉售物價,差距是越來越大,可見運銷管道當中的惡性哄抬,越來越嚴重,另外在各類物價當中,服務業漲的最兇,食外商品的價格平穩,也就是說吃的東西漲的最厲害,尤其是蔬菜水果,一向漲的最離譜,而最近國內吃的東西也在悄悄地漲價,細心的民眾會發現,吃東西時,碗裏已經少了兩片,但是價錢還是不變。

  經建會表示,國內的物價在政府貨幣緊縮,開放市場,以及各種平抑物價措施實施之後,短期內就可以恢復平穩。要防止物價的不合理波動,牽涉的範圍很廣,但是建立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提供民眾充分而公開的消費市場資訊,相信會有助於防止商人哄抬,消除民眾的預期漲價心理,物價也就不會說漲就漲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