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彩蝶共舞

曾萬 羅益民 報導  / 屏東縣

  過去台灣有蝴蝶王國之稱,但是現在卻因為土地過度的開發,生態環境嚴重的破壞,已經很少看到蝴蝶的蹤影了,本單元介紹兩位蝴蝶專家,以自己的力量,默默耕耘,希望再造蝴蝶的新故鄉,重現萬蝶飛舞的景象,一個是醉心蝴蝶培育的美濃蝴蝶生態農場的主人,吳英明、吳佩鈞父子,他們以十幾年的時間,成功創造一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能看到蝴蝶的生態農場;而另一位則是迷上蝴蝶整整六十年的蝴蝶專家陳維壽,他曾經花了七年的時間,拍攝完成聞名國際的蝴蝶記錄片「大自然舞姬」。

  為了父親的蝴蝶志業,學醫的吳佩鈞放棄了公職,從台北來到美濃養蝴蝶,他和父親吳英明從十年前開始,用人工的方法,以私人的力量,在高雄縣美濃鎮創造了一個,經常可以看到蝴蝶漫天飛舞的環境,吳英明父子並且選擇性地對學校團體開放,主動從事蝴蝶生態教學。

  這個占地兩千多坪的農場,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活體蝴蝶蛹產地。蝴蝶農場創辦人吳英明,三十多年前有感於台灣的蝴蝶可能消失,於是立下宏願,希望在有生之年,將自己養蠶的技術專長,應用到培育蝴蝶上面。現在美濃蝴蝶生態農場,已經成了一項珍貴的生態教學的活材料。

  經過吳佩鈞的導覽和解說,每個來到農場的訪客,可以在這裡認識各種蝴蝶的特性和生態。吳佩鈞說,最適合蝴蝶生長的環境,也就是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他相信現代科技,可以塑造出更好的蝴蝶生長環境,也可以讓蝴蝶量產、復育,像這種化蛹台就是一個例子。

  羽化,是蝴蝶的生長過程中,最關鍵、最奇妙的一環,國內著名的蝴蝶專家陳維壽,就是因為在他六歲的時候,看到蝴蝶羽化的神奇過程深受感動,所以後來才會將他的一生奉獻蝴蝶。陳維壽老師早年研究蝴蝶,搜集標本,後來從事蝴蝶生態調查以及蝴蝶復育的工作,他創設了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裡面,有一萬多隻蝴蝶標本,這些標本大多是陳維壽的珍藏。

  陳維壽曾經以七年的時間,拍攝台灣第一部昆蟲記錄片「大自然的舞姬,台灣的蝴蝶世界」,此片獲得首屆金穗獎,因此陳維壽對於蝴蝶保育感受最深。

  台灣蝴蝶谷的消失,主要是因為土地過度開發,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所致,美濃的黃蝶翠谷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為這裡的淡黃蝶依附的主要植物鐵刀木,已經被果園取代了。

  為了再造黃蝶翠谷,陳維壽接受經濟部水資會的委託,花了四年的時間,已經在美濃水庫淹沒區外,成功地,完成黃蝶翠谷的搬遷復育,養蝶專家吳英明認為,蝴蝶復育,最重要的是軟體方面的技術,蝴蝶生態農場和黃蝶翠谷成功搬遷的經驗,對於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是一項很好的示範。

  由於台灣的蝴蝶即將消失,救國團最近發起「再造蝴蝶王國全民復育運動」,這個活動引起熱烈的回響,這讓堅持理念,默默耕耘的吳英明父子和陳維壽老師,受到莫大的鼓舞。與彩蝶共舞的吳英明父子和陳維壽老師,企圖為台灣打造一個蝴蝶的新故鄉,他們對於蝴蝶的痴迷,他們的敢於追夢,為當前的生態保育,做了一次讓人敬佩的示範。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