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皓平 / 台北市
試想一下,當你在公車、捷運上遇到一位滿頭白髮的長輩,而你正坐在座位上,你會選擇讓坐,還是裝睡當作沒看到?也許,在台灣的大部分民眾,都會選擇立刻搶著起身,這是台灣最溫暖、也是讓許多國際人士都讚嘆的國民美德。
只不過,當這個公德心漸漸被人認為「理所當然」時,原本出自於好意的善心,都會因此被曲解而變調。
日前,有一名孕婦因為未買票而暫時借坐他人的座位,當屬於該座位乘客的請她起身時,孕婦卻不以為意,認為「妳只不過是買票時剛好有位置,又不是有多加錢」,引發網友大力抨擊;而在數月前,一名看似身手矯健的年輕人占用博愛座,不讓座的行為讓網友拍照PO文譴責,殊不知那位青年真是身體極其不適,只是外表看不出來罷了。
這種「自以為是的正義」,天天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上演,無形之中,不僅讓真正有需要的乘客無法感受便利,還得忍受他人的異樣眼光。
在這個社會上,許多人經常恃寵而驕,自恃自身的弱勢,而以高傲的態度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禮讓他。但其實真正的愛心,應該是發自於我們內心的由衷關懷,並不是向人「要求」而來的,一旦這種心態持續蔓延擴散,會有愈來愈多人不願主動幫助別人,深怕自己的禮貌,反倒招致他人的利用。
博愛座的設計,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乘客,而不是被人用來伸張自身正義的舞台,真正的理想社會,應當是所有的座位都是博愛座,一但見到他人有需要,就挺而起身讓座,而不是看到一個看似健全的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其它坐在一般座位上的人就有群起撻伐他的權力。
新聞出處遠見雜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