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學教父 焦桐花20年解釋台灣味

飲食文學教父 焦桐花20年解釋台灣味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從拒絕聯考的小子,搖身一變成了大學教授,奇特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作家焦桐不願隨波逐流的文筆,有人說他的《完全壯陽食譜》詩集,掀起了一場情色文學的革命,廚房不但變得情慾橫流,且巧妙地將情慾、食物和政治以嚴肅又戲謔的語言串聯在一塊。之後,焦桐就「誤入歧途」,傾二十餘年之心力奉獻在文學的飲食研究上,精湛的筆力被稱為「舌尖上的詩人」。

這個月焦桐的新書《味道福爾摩莎》出版了,發表會在點水樓舉行,美食達人陳飛龍不但親自蒞臨,還交代特地製作「福爾摩莎小籠包」在現場展示,和新書相輝映。問到焦桐最初寫書的初心和緣由,他表示:「自從被誤認為美食家,常常有人問我:『什麼是臺灣味道?』我總覺得我好像知道,但卻又說不出來,於是便有了這一系列的書寫。而為了回答這一個問題,用去我二十年的心力。」

焦桐對《味道福爾摩莎》有很大的企圖心。對內,是獻給愛吃臺灣人們的最大禮,希望大家能更充實、更有深度去理解,自身飲食文化的總整理;對外,則是以最驕傲的文化特色,呈現「福爾摩莎」(Formosa)的美,書名取其「美」、也取人人所知的臺灣別名。以158道小吃,全面包羅臺灣庶民飲食文化樣態。除了永恆性的美學和資訊,另有篇章反思當代臺灣食品安全及衛生,具備當代對食安最即刻性的關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