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榮 / 台北市
今天的氣象科技應用在預報,最成熟的是所謂的「一週逐日預報」。對於中小尺度的對流系統或對流胞,電腦模擬受限於觀測資料不足及理論的限制,運算出來的結果,誤差太大,還要利用遙測資料,不斷去作修正,發布「即時預報」,才能處理。對於「長期預報」而言,想要準確預報就更困難了。
鑑於「確定性預報」對「長期預報」而言是沒有技術的,所以才發展出目前的月、季的趨勢機率預報,供使用者做「風險控管」之用。故預報資料在詮釋時一定要客觀完整,避免參入主觀的因素,把「不確定性預報」詮釋為「確定性預報」,而又陷入沒有「預報技術」的巢臼。例如6月機率預報氣溫「偏低」、「正常」、「偏高」分別為20、50、30就常被不恰當的詮釋為有「正常偏高」的機率,在媒體傳播時就會是「恐偏高」,民眾得到的訊息就是片面而錯誤的。其實「正常」的機率才是最高的,不是嗎?「偏高」的機率與氣候分布一樣,並不需強調,卻成為被強調的重點,結果讓民眾得到訊息卻是錯誤的,豈不可惜。
昨天報載過去60年「太平洋高壓」夏季的平均圖(圖)強度增強(其實數值很小,60年間不到1%,且以1980年為界,之前比較弱,之後比較強,並非逐漸增強。)。但是也証明一件事,颱風生成的數目與太平洋高壓的夏季平均圖並無相關,否則颱風數目,在1980年前應是一種特性,之後又是另一種特性,而不應該呈現每10年左右(decadal)的週期性變化。而以太平洋高壓的平均圖去扯颱風侵襲台灣的機率,真得扯太遠了,因為颱風的路徑只與當時的導引氣流有關,唯獨當時太平洋高壓的形狀、分布可能有些貢獻。而太平洋高壓本身有一週至兩週的周期性變化,颱風在不同的位置受到的導引皆不同,颱風路徑因此才會千變萬化。
把太平洋高壓整個夏季平均起來,這些短周期,能影響颱風行徑的因素都被平均掉了,再用它來討論侵台的颱風的次數,不知有何意義?
今年颱風的預報,無論生成總數或侵台數,「聖嬰現象」一定又會被拿來作為研判依據,可惜的是歷史資料顯示,「聖嬰現象」與颱風侵台的數目相關性並不高。甚至於也常有人作這樣的推論,因為「聖嬰現象」所以颱風生成位置接近中太平洋,故侵台時多強颱,乍聽之下,好像有些道理,但結果並非如此!因為在歷史侵台颱風資料庫裏,也找不到這種因果關係存在,自然不應該繼續作這樣的推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