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敏 羅益民 報導 / 雲林縣
如果您記得的話,台灣曾經有一個國際知名的美稱,叫做糖業王國,蔗糖是台灣最大宗的出口產品,不過隨著工業化的腳步、農村勞力不足、耕地逐漸減少,糖業王國已經風光不再。幾十年來,負責製糖、產糖的台糖公司,倒是在挑戰中,不斷以轉型、更新來維持企業的成長,過去曾經是最賺錢的國營事業,本單元介紹台糖在國營事業的體質中,如何發揮私人企業的精神,接受競爭。
每年的十二月正是台灣甘蔗豐收的季節,新式的採收機馳騁在偌大的甘蔗田裡,機械化採收早已經取代早年先燒掉甘蔗葉,以人力砍倒甘蔗的方式,在現代人的眼裡高效率的採收機,或許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但是其中卻隱含著農村經濟不得不變的落寞。農村的人力大量缺乏,甘蔗田裡三三兩兩的村婦,撿起散落的甘蔗,來回在田間小路上的卡車將採收後的甘蔗,運到鐵道邊,倒入小火車中,柴油小火車拖著長長的尾巴,緩緩開向不遠的糖廠。
這裡是台糖北港糖廠,創建於民國前一年台灣的日據時代,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糖公司成立後,從廢墟中重建糖廠恢復生產,每天由小火車和卡車載運到糖廠的甘蔗,多達三千五百多公噸,一車一車的甘蔗倒入輸送機,將甘蔗切割成一小段一小段,送進壓榨機裡,在五次壓榨後的甘蔗汁,必須要加以沈澱,過濾去除雜質,經過蒸發濃縮,再進入結晶槽,在結晶過程中產生糖膏,糖膏在高速分離機的離心作用後,分離出糖的顆粒,乾燥後就成了砂糖。
翻開台灣糖業發展史,早在民國三十五年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糖合併原來由日本人經營的四家製糖會社,重建四十多家,被戰火摧毀殆盡的糖廠,開始再創台灣的糖業王國。民國三十八年起台灣的蔗糖恢復外銷,在短短的四年裡,外銷量曾經多達九十三萬公噸,年產量更多達一百三十萬公噸。民國四十一年到五十三年間,台灣砂糖出口總值,為國家賺進大量的外匯,每年外匯收入占全國外銷產品的74%,但是從民國六十年代開始,由於國家進入工業化時代,農村勞力不足,工資提高,可耕地面積縮小,台灣蔗糖成本漸漸無法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相比,所以台灣糖業進入產業轉型的適應期。
所謂更具經濟規模,就是除了維持國內五十萬噸的蔗糖供應量之外,台糖公司也將龐大的人力、土地跟廠房設備,投入多元化的精緻農業,除了提升砂糖生產品質,適應消費市場的需求之外,養豬業成為台糖另外一項重要的產業。台糖公司目前共有二十六個養豬場,每年內外銷的豬隻多達62萬8千多頭,養豬場完全自動化的設備,使得飼養成本比一般的養豬場降低5%左右,以溪湖廠為例,偌大的農場中,飼養三萬多頭的豬隻,只要十六個員工管理,豬隻的配種、懷孕、分娩、保育,一直到上市、加工,完全是由糖廠的員工自行來發展,豬隻除了上市之外,台糖自己也研發各種附加價值高的的產品,例如就在溪湖廠內,員工引進了日本的自動化機械設備,將豬肉跟自己栽種的青節蔬菜組合,大量生產水餃,從活麵、擀麵,再將整捲的麵皮放在水餃成型機上,把調和的餡注入麵皮中,於是每個小時一萬粒的水餃就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了,再立刻以輸送帶送入快速冷凍庫中,在零下四十度的快速凍結之後,包裝、冷藏,外銷到市場上。
除了肉類產品,目前已經佔台糖年產值40%以上之外,台糖目前最具前瞻性的精緻農業,應該是園藝花卉的栽培,這裡是台糖的農業研究所,研究人員從世界各地蒐集到了二十八種蘭花原生種,以及662個優良的雜交種,以電腦編列順序建檔,分析染色體,了解遺傳模式,依照各類蘭花的個性,培養出了各種的顏色、香味不同的盆栽蘭花,再以切割、分生跟育苗的方式,大量的繁殖。
在新舊科技融合之下,經過了三年的研究,目前台糖的蘭花,已經從原來的一千萬產值,增加到了兩千四百萬元,蝴蝶蘭在以往,從選種、交配、播種、育苗、盆栽到開花,需要兩年半的時間,但是經過了科技的改良之後,目前國內的蝴蝶蘭栽培期,只需要十四個月左右,產量也將高達六十萬株以上。而一旦花卉大量上市,可能又要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台糖研究所更進一步思考,花卉園藝自動化的可能,以便提高生產,因應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花卉市場。
除了新舊產品的不斷研發之外,台糖另外一項最大的資產,就是土地資源,目前台糖的土地多達二十六萬公頃,除了提供國家重大建設之外,台糖最近兩年也開將閒置的土地,陸續往發增產,位在台南新營的尖山碑水庫,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佔地二十六公頃的土地,早年是用來蓄水灌溉甘蔗田的,但是隨著蔗田面積縮小,水庫除了灌溉之外,應該有更大的作用,於是將水庫附近開闢成了假日休閒旅遊中心,設置足足可以容納兩百部汽車的停車場,優雅的行人步道,山間水偎的小木屋,只需要略為促銷,就可以吸引如織的旅客,未來六年內,台糖計劃要撥出二千公頃的土地,闢建大型觀光遊樂區,商業大樓、大型的購物中心,充分開發土地資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過去的糖業王國,轉型到發展中多元化事業單位,台糖始終是國營事業,公司的經營、預算,在在受到了國營事業法規的限制,在行銷跟企業理念上,似乎受到許多的牽絆,而失掉市場商機。
目前,台糖每年的營業總收入,是265億多元,而實際的營餘為34億,雖然比法定的營餘多出了四億六千萬,但是以台糖豐富的人力資源,優越的科技發展,以及龐大的土地資產,如果能夠減少國營事業的各種限制,注入新的企業經營方法,跟行銷的理念,相信過去的糖業王國,不難開創出美好的第二春。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