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台歐關係 歐商會提對台建議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說到台灣的貿易夥伴,大家當然都會想到美國、日本等,然而很多朋友沒有注意到的是,歐盟國家「直接投資台灣」的比例,其實超越了美國和日本。對於這麼重視台灣的地區,我們要如何多加了解,來聽聽財經專家丁學文的解析。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要跟大家談的議題跟台灣本身關聯性很大,11月25日看到位在台灣的歐洲商會,正式向國發會的主委龔明鑫,提出了一個年度的建議書,這個建議書裡面對台灣政府提出了180項的建議,其中有118項是過去已經提過的,但是希望改進,另外52項是新的,為什麼這件事情,我覺得對台灣其實很重要。

因為我在節目中談過很多次,雖然疫情還在肆虐,可是所有的國家,都在為疫情過後的世界做充分的準備,而對於外國商會在台灣對政府提出的建議,因為牽涉到他們自己的商業利益,牽涉到地緣政治未來的安排,當然非常重要,因為這也代表遠來的和尚告訴我們,台灣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

歐洲商會相對美國跟日本來說,對於台灣很多的觀眾,可能會覺得那當然是美國跟日本對台灣非常重要,可是我要跟大家說,按照經濟部的統計數據,其實歐洲是美國、日本的前3大國外對內的FDI直接投資,可是歐洲是遙遙領先的,因為其實目前為止,歐洲在台灣直接投資的累積已經達到670億美元,相對於美國的243億美元和日本的206億美元比起來,其實是遙遙領先。

而在這個裡面,歐洲對台灣投資最大的第1名是荷蘭,首先可能很多人知道,TSMC最早的創始股東,就是來自荷蘭的飛利浦,另外在半導體供應鏈裡面,非常有名的一家公司,叫艾司摩爾也是來自荷蘭,而且去年它擴大在台灣的投資,現在要求招聘了3千名員工以上,所以荷蘭是排名第1。

第2名是德國,第3名是法國,還有北歐的丹麥和芬蘭也是在前面,當然前面最重要是跟三星的電子科技有關,還有就是金融保險,可見歐洲其實對台灣是情有獨鍾,相對美國跟日本,美國跟日本認真說起來,說得多做得少,可是說實在,台灣產業也好、台灣老百姓也好,相對來說對歐盟其實不是那麼了解。

可能我們很期待疫情過後,我們又可以重新回到巴黎倫敦,甚至是巴塞隆納去旅遊,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歐洲這幾年其實變化非常地大,首先歐洲的GDP佔全球的4分之1以上,曾經全球的創投或新創其實佔歐洲的份額不到10分之1,可是從去年開始整個情況變化了,現在全球創投有18%也是投注到歐洲大陸,所以歐洲大陸很多的大城市,跟我們過去想的已經不一樣。

在疫情過後,包括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你現在去其實新創都非常地活躍,他的新創中心他的招商引資,都非常地重要,所以這一次歐洲商會對台灣提出的建議書,我覺得就非常重要,當然台灣的媒體很多是關注在,它裡面提出了第2項,就是希望你能夠放寬,防疫邊境的管制,因為很多的外商跟高管非常不方便。

裡面就特別提到,有一個外資企業,它的台灣的總經理被調到新加坡去,走了之後要來接位置的人進不了台灣,當然這個事情後來台灣還是用專案幫他解決了,可是國內的媒體主要關注在這一塊,可是我個人比較在乎的是,其中建議書裡面的第1條更重要,這個建議書的標題寫的是,台灣在疫情過後的一個契機,那裡面特別提到,台灣應該要加強一些跟國際接軌的作為,讓全世界的產業也好、城市也好,更了解台灣,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因為事實上大家可能不知道,以歐洲來說,現在已經有65個城市擁有獨角獸,可是台灣熟悉的傳統的英法,倫敦巴黎跟台灣的來往,是不多的,所以在未來尤其疫情過後,台灣怎麼樣透過,一些積極的作為,讓歐洲很多的企業,或者歐洲很多的城市更了解台灣,有機會來跟台灣合作,我覺得是很重要。

當然最近我們也看到了,台灣的經濟部跟國發會,組了一個團到東歐去招商,可是傳統的歐盟其實有很多的大城市,他們真的不熟悉台灣,所以我覺得,在第1點的建議書裡面,我覺得政府可以稍微去思考,另外第3點還有1點提到是,他們希望台灣的能源政策能夠更明確一點點,是的我個人也是這樣認為。

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目前為止98%的能源,是靠進口的台灣又因為反核,所以相對來說,在於太陽能風力水力上面,各種的商業模式,其實都非常地積極在推動,可是面對全世界的能源取代,或者綠能的問題,台灣在能源產業的發展上面,到底我們的策略是什麼,我們的戰略是什麼,我們的重點產業又是什麼。

台灣有很好的半導體的基礎,如果在能源產業上面,又像歐洲商會所建議的,我們能夠有比較明確的方向,我想對於下一個世代,台灣的年輕人也好,台灣的企業也好,也會有正面的幫助,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台灣的歐洲商會,對台灣提出的一個建議書的,一個反饋,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週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