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14)日要為大家導讀的是《財富雜誌》,分析新創企業和創投基金該如何提前布局,做好迎接停滯性通膨的準備?來聽專家的詳細解說。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日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FORTUNE》,《財富雜誌》一篇跟我自己的專業有關,但我個人很喜歡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呢,是由美國一個資歷高達25年的專欄作家,叫Kevin Kelleher去寫的,他其實除了幫《財富雜誌》,也幫《時代雜誌》,還有很多有名的雜誌去撰寫專欄。
這篇文章的標題下得非常直接,他說的是新創企業跟創投基金,可能必須開始為未來的stagflation,就是停滯性通膨時代做好準備,而這個情況跟1970到80年代,石油危機發生的時候,有可能會類似。
這個文章為什麼這樣講,我想大家都同意,在過去20年因為,低利率低通膨高成長,所以全世界的創投或者私募股權,新創市場其實發展得非常地漂亮,也就是說其實以2021年來說,全世界的創業投資,投資了6000億美元,這已經是10年前的10倍,那非常高的一個數字,我們也看到很多的新創企業,包括獨角獸估值一飛沖天,好像美好的時光永遠不會反轉。
不過隨著俄烏戰爭,隨著疫情爆發,還有利率的反轉,整個的火箭開始往下直墜,譬如說以去年來說,其實我們看到股市已經跌破了3成,代表進入一個熊市,更不要說去年IPO的數字,已經斷尾了50%,美國更高跌掉了70%,所以整個新創市場現在確實非常地辛苦。
以創投基金來說,其實創投基金它的投資組合,因為隨著過去幾年,這種互相關聯的SWAP(交換交易)的,這種跨界的基金越來越多,所以上市公司的股價下跌之後,對於新創企業的估值也間接開始發生了影響,所以很多創投基金的交易紀錄都不是太好。
那站在新創企業來說呢?現在募資當然是越來越難,因為資金成本越來越高,可是其實如果我們展望未來的話,其實還是有一些可以期待的,首先現在,全世界創投基金越來越區域化,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完全依賴的是美國的資金,第二個我們也知道,其實未來還是需要非常多的新創,包括人工智慧、醫療科技方方面面,在疫情過後還是有很大的機會,那更重要的是呢,現在很多的過去的LP(有限合夥人),包括養老基金跟捐贈基金,對新創企業或者私募股權的模式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還是值得期待。
無論如何我們當然不希望它回到類似1970到1980年代,石油危機或是網際網路泡沫之後,不管是資金的萎縮,或者是整個投資的放慢,都是我們不樂於看到的,不過我們還是希望現階段,大家要有比較大的謹慎心情去面對新創市場跟創投未來的發展,這大概是《財富雜誌》想跟我們分享的一個議題,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