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的省思

蔡嘉恩 林信辰 張書銘 報導  / 台北市

  節目一開始,我們首先關注十天來,牽動全台人心的復興航空空難事件。2月4號上午復興航空編號GE-235,從台北飛往金門的班機,失控墜毀在台北市的基隆河,造成至少40個人死亡15人受傷。而就在去年7月,復興航空澎湖空難,也造成48人死亡10人重傷,兩起不幸的空難事件,相隔才半年,也同樣都是ATR-72型飛機。 

  外界把矛頭指向復興航空,質疑飛機維修保養有問題,甚至復航內部還傳出人員管理和培訓有重大瑕疵,復興航空除了面臨可能停飛的命運,還得付出比上次空難,更高的天價賠償金!

  而這場空難意外,除了凸顯飛安管理亮紅燈,也再次讓松山機場遷移問題浮上檯面。相較國外大機場,距離市區6、70公里,起降頻繁的松山機場卻座落在市區,影響範圍高達25萬戶,未來該不該遷建?將是棘手難題。

  2015年2月4號,復興航空編號235班機失控墜機,這一目宛如電影場景般怵目驚心,只是沒想到,就在重起引擎失敗後,飛機先閃過建築物像左側翻轉90度,左側機翼擦撞一輛計程車及環東大道的護欄後,墜毀在台北市基隆河裡。空難現場滿目瘡痍,救難人員搭乘著橡皮艇搶救生還者,潛水人員連日來也以人工接力方式,在冰冷河水中尋找罹難者蹤影,機上58人,生還者躺在加護病房裡餘悸猶存,但對不幸罹難者的家屬而言,一具一具冰冷遺體卻是他們人生最大的悲痛。

  看著兒子遺體被台上救護車,正駕駛廖建宗的父親老淚縱橫,廖建宗被找到時,人卡在駕駛座雙腳骨折,但手卻依然緊握操縱桿,撐到最後一刻。年邁的母親無奈自責,因為廖建宗一直都是個孝順的孩子,從小跟著父母在夜市做生意,為了改善家中經濟,他埋頭苦讀考上空軍當了飛行員,退役之後到復興航空任職,42歲正值壯年,卻在這次任務中不幸罹難。這張廖建宗在駕駛艙裡比ya的照片,也成了他的最後身影。

  而同樣讓人鼻酸的還有他,正駕駛劉自忠。這段機長與塔台的求救通話記錄正是機師劉自忠的聲音。機艙三人當中,45歲的劉自忠資歷最深擔任總執教官。事發當天,他是臨時被只派上飛機,接受勤務卻在意外中不幸罹難,家屬至今無法接受事實。在家人眼中劉自忠一向嚴以律己,16年前他到復興航空任職還曾經前往澳洲及新加坡接受飛行訓練。

  為了機上乘客努力到最後一秒,劉自忠負責任卻犧牲了自己,這起空難意外,讓多少家庭一夜間心碎,白髮人送黑髮人。復興航空公司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出面道歉。道歉卻換不回罹難者的性命,外界更把矛頭指向復興航空,因為正駕駛廖建宗飛行時數有4914小時,劉自忠有6922小時,觀察員洪炳忠更有16121小時,三人駕駛經驗豐富怎麼會才起飛就發生意外,被質疑飛機維修保養明顯有問題,復興航空出面澄清。

  這起空難意外,隨著黑盒子被解讀事故真相有待飛安會調查釐清,但復興航空一年內發生兩起空難,過去五年更發生五起ATR班機單顆發動機故障事件,空中驚魂並非首例。

  2014年7月,澎湖空難還歷歷在目,48人死亡10人重傷,堪稱是台灣12年以來最嚴重的空難意外,事後民航局判定,懷疑是飛機重飛時遇上特大豪雨中的垂直風切,導致飛機升力不足失速墜毀,接連兩起空難重創復興航空,更凸顯台灣航空業多年來潛藏不少隱憂。

  坐在模擬艙內看著螢幕,熟悉駕駛大型噴射客機,國內外所有機師都是從這樣的訓練學起的,藉著模擬艙一再磨練通過考驗,才能正式上線,但台灣明顯少了一大截。訓練飛行時數相差四倍,台灣飛航訓練環境跟歐美或日本相比顯然不足,台灣培養機師網網只著重模擬機訓練缺乏時戰經驗,一但遇上突發狀況,只能各憑本事,尤其大陸及國外航空長來台高薪挖角,機師出走,經驗斷層,飛機維修人員更是另一項關鍵。

  復興航空連續兩起空難敲響國內飛安警鐘,航空業更拉起了「專業機師」短缺警報,臺灣的飛安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有70多年歷史的松山機場至今航班仍然頻繁,但現在因為一場空難意外,讓台灣飛安問題備受關注,更讓沉寂已久的松山機場遷建案再度浮上檯面。每當飛機從屋頂上飛過,民眾難免心驚膽跳,看到飛機閃避建築物的驚悚畫面,就怕哪天真的出事了怎麼辦。

  松山機場有79年歷史,周遭環境從剛興建時的荒煙蔓草到現在已經是大樓林立。1970年8月,華航花蓮飛松山班機因天候不佳,撞山墜毀,機上14人全數罹難;1997年10月,空軍運輸機降落時,重飛失敗墜毀5人罹難,之後2011年、2012年陸續傳出滑出跑道意外,這也讓松機遷移聲浪,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拿出來討論,但學者專家有不同意見。

  松機遷不遷未來還得審慎思考,但當前最急迫的螺絲已經鬆脫已久的台灣飛安,得趕緊拉回正軌,人員培訓管理更需要大刀闊斧改革,畢竟歷經了兩次空難,悲劇不能再重演。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