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慈 張益鈞 報導 / 花蓮縣
花蓮一名農友在田中翻土時,意外遇上一窩黑尾虎頭蜂,所幸他駕駛的翻土機有密封玻璃,才幸運逃過一劫。每年7到11月是黑尾虎頭蜂最活躍的季節,也是造成民眾死傷的高峰期,如果不幸遭到蜂螫,第一步可用尖頭鑷子或用刀背、卡片,沿著皮膚表面刮除螫針,避免以手拔出造成感染,冰敷後盡速送醫,冷靜自救。
田裡雜草叢生,還有密密麻麻的黑點竄動,仔細看令人頭皮發麻,這些居然都是山林第一大殺手黑尾虎頭蜂。事發就在花蓮玉里觀音山腳下,農友潘文福用農耕翻土機在田裡作業時,驚動一窩黑尾虎頭蜂,2、300隻的虎頭蜂傾巢而出,相當危險。
當事農友潘文福說:「會啊當然會怕有點起雞皮疙瘩,(虎頭蜂窩)比籃球再大一些,大概這樣的窩,因為牠長在我們田埂,牠剛好做在這個田埂這個雜草的位置。」幸好農友駕駛的農耕翻土機,四周裝有玻璃密封窗戶,才逃過一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民眾說:「哇都是虎頭蜂。」每年7月到11月是虎頭蜂最為活躍的季節,一旦被盯上將傾巢而出,還會集體飛出攻擊,人們怎會是牠的對手?
黑尾虎頭蜂又稱姬虎頭蜂、黑尾胡蜂,體長約2到3公分,頭部是黃色,腹背有2條明顯的黃色環紋,尾巴則呈現黑色,分布低海拔山區,4到5月築巢在土穴、石穴或樹洞中,常出現在蓮霧、龍眼、水梨等,吸食掉落的腐蝕果肉。皮膚科醫師游鴻儒(2024.08.23)說:「牠的毒針是可以重複使用的,一隻虎頭蜂一咬就會致命。」
救護人員說:「你很棒哦已經要下山了。」今年8月才發生洪姓嚮導橫越台東縣浸水營古道時,遭到虎頭蜂叮咬死亡事件。
秋末是虎頭蜂造成民眾死傷的高峰期,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第一步,可用尖頭鑷子或用刀背、卡片,沿著皮膚表面刮除螫針,避免以手拔出造成感染,再來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第三步冷靜觀察,及時給予氧氣或是注射腎上腺素,最後是冰敷並加速送醫,冷靜應對才能自救。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