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新聞】急診醫護年後離職潮 醫嘆:環境惡劣前所未有

周冠宇 沈麗容 報導  / 台北市

急診醫護人力缺,不斷在社群上引起討論。更有急診醫師認為,現在的執業環境是「前所未有的惡劣」。不但醫師出現斷層,每當看到急診醫師出走,也免不了擔心未來自己面對急症,是否有醫護能夠急救?不少醫院也坦言,急診醫師越招越少,中生代也往資源、待遇更好的地方走。認為不論住院還是就醫,都應該落實醫療分級,從根本解決問題。而衛福部24號也再度開會,討論如何解決急診壅塞等一系列問題。

病患走廊上照X光,毫無任何設備遮擋,醫院走廊放上沙發,讓病患臨時休息卻還是不夠用,醫療第一線不斷拉警報,急診壅塞醫護人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台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昌旺說:「原本招收應該一年,都要收100位急診專科醫師,這2年大概只有60、70位左右而已。」

原本招收應該一年,都要收100位急診專科醫師,這兩年大概只有60、70位左右而已。也有急診醫學科主任認為,執業環境前所未有的惡劣,而院內急診醫師都已經五十歲以上,再往下就是39歲的他,只有兩位醫師比他小,但一位已經轉戰診所兼職急診,醫師出現斷層,每當聽到又有急診醫師出走,也憂心未來自己面對急症時,還有急診醫護幫忙看病嗎。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說:「資深的大部分都還在,因為也看透了,資淺的本來就希望多磨練才會進來,中生代因為是腳力最好的時候,用腳投票的,哪裡福利(待遇)比較好,就會往哪裡跑,目前現況是這樣,可是每年都差不多。」

但社群上也傳出高雄有患者,為了找加護病床一路往北到雲林斗六才找到床位開刀,但術後狀況不佳引發敗血症休克,雖說衛生局澄清並未接到相關轉介需求,但第一線人員也確實遇到,想轉診不論向上向下都動彈不得。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說:「今年特別嚴重是因為,供應的部分,護理師嚴重不足,要解決的方法就是,就醫的分級醫療,住院的分級醫療,要徹底落實。」

究竟醫療困境如何解,衛福部24日繼續開會討論,而行政院也發聲,提到衛福部表示會持續協助醫院,進行人力病床調整轉診分流機制,對外說明政府因應及整備方案,也將紓緩急診壅塞的醫院經驗,分享給其他醫院參考推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