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4 18:11

迎向綠色永續 CSR創造共享 價值

迎向綠色永續 CSR創造共享  價值 | 華視新聞

林珮萱  / 台北市

今日,定義企業的成功,不能只看營運績效及獲利成果。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必然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意即除了對股東負責、創造利潤,還必須對社會帶來更大的正面效益。

2005年《遠見雜誌》推出全球華人媒體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伴隨全球倡議CSR趨勢,走過13屆的《遠見》CSR獎評選方式,也不斷與時俱進。綜合觀察,愈來愈多企業對CSR的詮釋各有千秋,已然能依不同產業、循職能專長,走出各自精采。

事業雄心要建立在企業良心上,CSR已是全球化時代必備的通行證,邁向未來,只有實踐CSR,才能和永續發展、世界標準接軌,成為更好的企業公民!

管理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曾經這樣寫道:

「公司和社會相互依存,雙方都應秉持『價值共享』的原則,做出互惠的決策。如果任何一方為了自身利益犧牲掉另一方,就會陷入險境。就算獲得眼前的利益,卻會折損雙方長期的繁榮。要落實『共存共榮』的理想,公司必須把社會觀點融入追求競爭力和商業策略的核心架構中。」

管理大師的這一段文字,堪稱把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基礎精神,說的淺白易懂。

今日企業界與社會大眾談論CSR時,即便無法在第一時間闡述其完整定義,但絕對會在第一時間認同,「這是重要的事!」

在台灣倡導CSR的媒體,《遠見》是數一數二的先驅。

曾任《遠見》雜誌主筆的林宜諄,早在2005年就負責策畫首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

2004年6月,《遠見》製作「企業人敲開品德之門」封面故事,當時爆發安隆(Enron)企業醜聞,正好突顯專題所倡議之重要性,隨即獲得社會迴響。經過深入研究後,隔年便首創全台媒體第一個CSR獎評鑑。

放眼國際,2008年金融海嘯後對企業經營手法的深刻反省,進一步讓CSR風潮愈吹愈盛。CSR的影響力,逐年加深加廣。

企業應帶領社會進步、解決問題

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2008年提出的「創意資本主義」(Creative Capitalism),麥可.波特2011年主張的創造可分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理論,皆期待企業除了對股東負責、創造利潤,還必須對社會帶來更大正面效益。

不管是哪種聲音,都希望企業切勿自外於社會環境,應該積極扮演帶領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角色。甚至於,企業該主動「解決社會問題」,而非製造社會問題。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大衛.葛雷森(David Grayson)認為,當前世界充斥著氣候變遷、貧富懸殊、資源耗竭、階級衝突等超大挑戰,無法靠政府、企業或NPO等單一角色應付,需要更多跨領域合作。

他曾估算,目前全球約有30種具影響力的CSR聯盟,分布全球110個國家,包括聯合國全球盟約(Global Compact)、工商領袖論壇(IBLF)、永續發展協會(WBCSD)、克林頓全球倡議(CGI)等,結合許多企業會員及周邊組織。

而針對礦產、水資源、勞動人權、森林、食品安全、責任投資等特定議題的CSR倡議聯盟,過去幾年也陸續出現。代表案例有電子業公民聯盟(EICC)、國際採礦和金屬委員會(IMCC)、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等。

《遠見》13屆競賽 評選方式與時俱進

伴隨全球倡議CSR趨勢,走過13屆的《遠見》CSR獎評鑑方式,也逐步調整評選方式,不斷與時俱進。

第一至六屆採用問卷大調查,在國內CSR風氣尚未盛行之際,引進國外機構指標構面,包含公司治理、員工、社會關係、財務透明、環保等CSR整體績效觀念帶入台灣。

第七至十屆採用傑出方案評選,挖掘深具創意且結合本身核心職能的個案,如教育推動、公益推廣、環保節能等。由於是最佳執行方案,許多中小企業表現出創業與執行力,顛覆「CSR只是大企業才能做的事」的刻板印象。

從第11屆至今,則採雙軌制,不但持續辦理「傑出方案」評選,亦重新舉辦「年度大調查」。訴求不論是屬於CSR獨特領域的專案、或是強調方方面面十項全能的「全才」大調查組,都值得企業投入耕耘。

《遠見》CSR每年平均吸引百家以上企業爭取榮耀,觀察近五年參賽量,有明顯成長。尤其2015年第11屆衝上近250件參賽數。不同產業別,電子科技和金融業向來踴躍參賽,但細看今年參賽名單,傳統產業和服務業的占比也開始上升。的確,CSR的實踐絕不能局限於少數產業。

相較國內其他CSR評比,《遠見》除了在初選階段,嚴格審視各家書面資料及客觀指標外,還多了第二輪的當面簡報及面試,委託社會賢達擔任評審委員。評審依照組別分組,每屆總評審人數多達20多人。

其實,目前台灣企業參與CSR評鑑與資訊揭露的風氣仍待加強,為避免企業徒有「看似漂亮」的客觀指標及書面資料,無法反映企業真實的社會評價,才會將賽制中納入評審委員的專業與視野,期許平衡不同意見。

長年來,這套獨特的主客觀融合評選機制,受到多數企業和專家的肯定。

還原歷年評審委員與企業交流的現場,評審相當重視且經常詢問的問題包括:企業是否將CSR與企業經營環環相扣?如何鼓勵員工響應自家CSR活動?平時與附近社區有何溝通機制?是否有結合考評或薪酬制度的機制?CSR是否能產生商機,成為商場上的獨特競爭力?

過去負責執行《遠見》CSR獎、曾任《遠見》副主編高宜凡透露,《遠見》CSR每屆約莫18~25個得獎名額、得獎率僅一成不到,遠低於國內其他機構辦理的CSR獎,常有參賽企業「抱怨」得獎好難。觀察第13屆的評審會議,傑出方案四組就有三組進行到二輪投票,評審討論十分踴躍與慎重。甚至有組評審會議較原訂時程延長近一小時才結束,抉擇嚴謹。觀察歷年紀錄,便有20次獎項從缺紀錄,印證評審給獎絕不馬虎,期許能切實為外界精選出深具價值的CSR典範。

若從第七屆推出「傑出方案」評選開始起,每年收到上百件案例估算,至少累積超過1000件各行各業精采的CSR實踐方案。

實踐CSR策略多元 創意點子不斷

從中發現,企業回應社會責任的手法,愈來愈有策略,懂得運用本身專業回應外界期待與社會問題。像是近年社會高齡現象,也吸引不少企業陸續提出因應的公益提案。

統一超商2016年獲公益推動組首獎的「7-ELEVEn把愛找回來─好鄰居關懷老鄰居」,從北到南,再到花東,串聯五家公益團體,一粒麥子、弘道、門諾、肝病防治基金會、和屏東基督教醫院合作,打造弱勢長輩居家修繕通報站、假日送餐隊、健康量測站、好鄰居健康教室、不老店長、還有年菜圍爐等活動。自我定位為社區磁點,要做長輩食、醫、住、樂的生活便利站。

即便是過去大家最愛關注的弱勢兒童,也出現更多深入經營手法,不只有伴讀、課輔及物資捐贈等。

《遠見》CSR獎見證了國內企業耕耘CSR面向與影響觸角愈來愈廣。翻開最新一屆傑出方案獲獎者,議題多樣性高,涵蓋再生能源、綠建築、物種保育、大數據、弱勢培能、醫療照顧、減少糧食浪費、多元族群、數位學習、創新創業等。

幸福企業組首獎聯華電子,從員工身心靈健康、辦公空間營造、休閒活動安排、到各類福利休假,展現將人才視為最寶貴資產的用心。

環境友善組首獎友達光電,打造了全台最大屋頂太陽能電廠─森勁電廠,推動再生能源電廠建置,歷經五年於2016年完成台灣全部廠區屋頂型太陽能電廠設置。被視為台灣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試驗。

教育推廣組首獎鴻海精密。因有感國內生醫創業投資生態系不夠完備,使得國內生醫人才出走或學非所用,2016推動「H. Spectrum生醫青年翻轉培訓計畫」,成為亞洲第一個生醫健康領域的創業加速器。

公益推動組首獎是台灣IBM。看到近年台灣登革熱疫情延燒,IBM 團隊透過資料建模、資料分析和設計思考訓練課程,與疾管署協同合作,建置一套決策模型,用於預測防疫成效、做出最佳決策。

在歷年累積破千的參賽案件之中,不乏多次角逐桂冠的業者,有的屢敗屢戰、有的持續不懈、力圖精進,讓人深切體認企業的長期承諾。

2017年年度大調查傳統產業組楷模獎瑞助營造,是首度在《遠見》CSR獲獎。董事長張正岳透露,先前可是歷經了五屆叩關失敗。

今年公益推廣組楷模獎的家樂福也是一例。家樂福在2016年同樣在公益推動組以「食物銀行計畫」得獎。今年方案內容進階升級,以「食物未完待續」精神,推動續食計畫,是全台第一家量販業者率先,賣場即期食品捐給社區的食物銀行,進一步從供應鏈上游產地出發,減少農產品採收後的浪費。2017年再度得獎,評審肯定家樂福延續推展的用心。

綜合觀察,愈來愈多企業對CSR的詮釋各有千秋,已然能依不同產業、循職能專長,關注多方領域,走出各自精采。

《遠見》力促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台灣企業的共同方向。而多年來以媒體核心職能,扮演傳播進步觀念的角色,籌辦CSR獎,正是《遠見》自身CSR的實踐。今後,CSR仍是進行式。

歷屆CSR評審團關鍵提問

●這項方案的推動動機是什麼?為什麼貴公司將此視為你們的社會責任?

●另一家企業也有很類似的CSR方案,你們如何做得跟同樣不一樣或是做得更好?

●對於其他外部組織或單位,有相同類似作法的CSR行動,你們是否有嘗試去交流、合作?

●貴公司的福利措施夠好了,但如何讓員工覺得工作有「意義」?你們如何評量員工幸福感,怎麼支持員工追求「幸福」?

●這項方案立意甚佳,很值得做,但往後的財務來源穩定嗎?

●這麼有社會效益的CSR方案,怎麼跟你們的日常營運業務連結?

●活動結束後,你們用什麼指標評估CSR方案的成效與影響力?

●如何擴大CSR影響力,如何把自己的執行經驗分享出去?

●你們在台灣已經做得很好,海外分公司也有這些CSR作為嗎?

●貴公司之前發生的負面新聞(或爭議事件),現在處理進度如何?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