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
記者/梁芯卉
電梯門開啟,映入眼簾的是戰國策集團大大的招牌,原以為即將迎來的是嚴肅的辦公氛圍,但充滿熱情的招呼與一旁的咖啡吧檯打破公關公司的既定印象,就如同戰國策副董事長張美慧一般,嚴肅的外表下卻能與同仁相處融洽,阿拉伯語系出身的非典型公關人,勇於挑戰的精神,20年的時間,讓她在公關界撐起一片天。
張美慧大學就讀阿拉伯語系,後來卻踏進截然不同的媒體新聞產業,她說,當時那個年代的志願大部分是分數去決定念什麼系,志願順序就是從最高分填到最低分,與志向和未來從事的行業並無太多關聯,後來因為在讀研究所時,碰上報禁解除,有非常多能夠進入媒體產業工作的機會,因緣際會之下才會接觸到與原科系不同的新聞領域。
「勇於接受挑戰是張美慧很重要的人生信念」,她的這份精神從就學時期延續到後來創業,她告訴自己假如別人都不怕,那她在怕什麼,很多事情其實都有困難有壓力有不熟悉的地方,但她都願意去做去嘗試。
張美慧提到,在研究所時期,曾經被所長誤以為是外文系學生請她幫忙翻譯德國威瑪憲法,雖然知道自己的英文程度不是非常頂尖,卻還是堅持完成這份任務。
年輕時的張美慧在過去埋頭苦幹的拚勁和對自身要求的狠勁,對比現代年輕人,張美慧認為,現在年輕人對於志向掌握很棒,以前的年代各種資源都比較匱乏,什麼都沒有,能扒著就扒著,所以會很努力很堅持,也因為這樣的狠勁,所以會開出一朵花。
張美慧想到一段有趣的對話,她曾問過友人,為何現在的歌都不如以前那些朗朗上口的民歌紅,討論後發現因為現在的歌太多,有太多選擇,像現在年輕人一樣,他們清楚知道要什麼不要什麼,但現在可能打個遊戲都能成名,因此不用特別抓著一個東西,也變得容易放棄,張美慧感嘆,年輕人什麼都好,就是堅持的狠勁要更加強。
戰國策從客廳的兩個人開始,到現在一百多人,張美慧認為, 最大關鍵為,勇於接受挑戰和超前部屬,看到危機的當下就開始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戰國策是政策出身,敏感度相對的較強,超前部署很重要。
張美慧希望自己不是在紅海裡跟人家拼價格而是再開創一個藍海,不怕挑戰新的領域,隨時在超前部署下一個階段需要的東西。
大部分人對於戰國策集團還停留在政治公關起家印象裡,但張美慧表示,大概20年前,他們發現打選戰這件事情只能交朋友不能做生意,並積極地開始想辦法做企業轉型,從政治轉到政策,然後政治轉到商業。
張美慧認為,在相同領域的同行之間,戰國策的轉型是相對幸運的,不只是跨到商業領域,包含醫療產業到能源產業,從傳統到數位,甚至到危機的教育訓練,戰國策都能提早看見公關產業的經營危機,算是十分成功的超前部屬。
面對集團同仁,張美慧認為,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好每一位同仁的快樂,並幫他們找到最合適的位子與最合適的搭配。
張美慧說:「我覺得快樂的環境才能讓大家安身立命的工作,因為這個工作壓力其實算大,所以如何讓大家快樂是我很重要的工作。」。
張美慧在公關產業打滾20多個年頭,終於在去年得到傑出公關經營人的獎項,她認為,集團到這個階段,主管跟同仁都已經帶得很不錯,雖然她已經不必每天忙於工作,但還是很享受公關產業能夠不斷學習新知的特性,在這個產業越老越值錢,越老經驗越豐富。
張美慧也期許自己不只能夠成為客戶的手腳,也能成為客戶的腦一起思考,並與同仁一起並肩享受這份工作。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